2.1.2、色彩柔丽,尊贵优越的宫廷气息
院体花鸟画在敷色上也有**的追求。画院的艺术家为凸显花鸟的色彩之美,故而创出“没骨”之法。尚在西蜀旧宫,黄筌作画便追求“色线融合”,隐墨线与色彩之下;迨徐熙孙崇嗣入北宋画院,变“落墨”,效黄氏,“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创花鸟没骨新技法。墨色褪尽,柔丽的色彩将自然赋予花鸟的属性**程度地凸显出来,成为表现对象*之主要的视觉来源。院体花鸟画在题材上多奇花异草,珍禽贡鸟的组合,画家极尽逼真的还原描画对象的多样色彩,甚至强化某些漂亮的色彩,更体现出成院体艺术尊贵优越的宫廷气息。
花鸟玉雕的创作过程与花鸟画是相反的。设色花鸟画先勾形而后傅色,而俏色花鸟玉雕则需要根据玉石上已有的天然皮色进行设计。俏色玉雕避免了花鸟画中“色线融合”的问题,是天然的“没骨”花鸟艺术。而借助籽料皮色进行花鸟玉雕的创作,天然的“没骨”效果也使得表现的对象呈现出更为自然的状态。所以,花鸟玉雕在俏色上需要向自然花鸟的色彩属性靠拢,合理利用玉石的天然皮色,巧妙俏色,**程度凸显出色彩在花鸟玉雕中的艺术魅力。
2.1.3、优雅含蓄,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
赏花养鸟从来都是闲来事,赏画中之花,观画中之鸟更须闲适的心态。以满足皇帝的审美为目的必然决定了院体画鸟在意趣营造上的优雅闲适趣味,并以更微妙含蓄的方式来体现宫廷生活富足尊贵的气息。院体画鸟描绘的内容不多,构图简单而讲究,画面纯净而工整,意趣闲雅而无穷。宋徽宗画的代表作之一《芙蓉锦鸡图》(图6),画中芙蓉盛开,蝴蝶翩跹,落在花枝上的锦鸡自然传神,又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整幅画诗画结合,内容简洁符合时令,构图布局精心,设色典雅,完全体现出院体花鸟艺术优雅含蓄而富有诗意的审美追求。
![]() 图6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Pig.6 Song Dynasties Hibiscus and Golden Pheasant created by Zhao Ji
相比之下,当代花鸟玉雕追求吉祥寓意,过于俗气,缺乏含蓄诗意之美;表现刻板,缺乏优雅灵动之美。以院体花鸟画为参照,表现含有富贵美好的内容时,并不刻意强调,并将之向诗意化靠拢,使花鸟玉雕传达出优雅含蓄之美,而作品中的吉祥寓意也会不言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