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院体花鸟画的启示
画院肇始于宫廷装饰的需要,《尚书》记载“夏桀时,‘筑寝宫’,‘饰瑶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绘画艺术不仅又逐渐承担起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而且起到了满足君主帝王审美需求的作用。而画院也随之成为一种常设的机构,由服务于宫廷的画家团体创作出来的绘画风格即为院体。
独立的花鸟画科出现唐朝,院体花鸟画形成完整而独特的艺术风貌也从此阶段算起。直至*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院体花鸟画连绵不绝,构成中国画史上的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院体画鸟画艺术在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上*辉煌的时代当属宋代,笔者本文所述院体花鸟画也主要以宋代为考察对象。
2.1.1、观察精到,画法精微的写实风格
以工笔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院体花鸟画,画家们细心观察,从花卉禽鸟的形态特征到生活习性、动态规律都把握的十分准确,力求在画面上还原出对象的一切。苏轼在《书黄荃画雀》中写道:“黄荃画飞雀,颈足皆展,或曰‘飞鸟缩颈则展足,缩足则展颈,无两展者’,验之信然。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画家对自然花鸟的观察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不能不令后世侧目。而在表现技法上,画家多用笔工整,造型准确,追求纤毫毕现的真实重现。黄筌传世名作《写生珍禽图》(图5)所描绘的禽鸟,精细入微,依画甚至不难辨别出它们的科属纲目,完全体现出院体绘画穷造化探幽微的写实精神。
![]() 图5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Pig.5 Five Dynasties Sketch rare bird figure created by Huang Quan
花鸟玉雕的创作欲追求生动传神,也必须建立在精到的观察和精微的画法之上。以院体花鸟画的写实精神为参照,多观察自然界中花鸟的状态,跳出固定化的图稿样式,精雕细刻方才能改变玉雕花鸟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