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统计局统计的限额以上单位的13类商品中,金银珠宝零售额的增速已经为零,比2013年下滑了25.8个百分点。这状况如同一列高铁突然碰壁,戛然而止。
虽然2015年在数据上有些许回暖,但感性认识上却并非如此。提到这一年,业内人士言必称“寒冬之年”或“洗牌之年”,可见内心备受煎熬。整体经济下行,电商冲击,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同行业竞争格局改变等等多面夹击,使得珠宝行业几乎全线溃败,从国际巨头到国内巨擘都频频受挫。
所以刚刚过半的2016年,自然成为了珠宝行业的关键一年。*能为珠宝*饰*迎来销售高潮的2月14日情人节,520表白日已以狂欢之势落幕,但不少*也发现这些手段似乎不如之前灵验了,而且从更长的周期来看,销售还是不容乐观。中华*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金银珠宝类累计零售额同比下降达22%,降幅相比上年同期扩大,成为下滑*严重的品类。而刚刚过去的5月份,即便是有520的加持,金银珠宝类零售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仍然为负,为-20.9%。
(1)整体市场环境的危机,通常也会被认为是优势企业和大*的机遇期。但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和观察,却发现部分大*也同样态势疲软。
2016年5月12日,香港周大福珠宝集团发布盈利警告,称2015财年全年的利润可能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2015财年上半年,周大福的利润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42%。公告指出,利润大减主要由于大中华地区消费意欲疲弱引致营业额及毛利率双双下跌。随后,周大福还公布了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全年业绩:营业额同比下降12%;净利润同比下跌46.1%;中国内地(珠宝业务)和港澳地区同店销售同比分别下跌10.3%和21.7%。
而另一*周生生的2015年全年财报中,营业额同比2014年下滑1%,其中,占本集团营业额88%的珠宝零售业务利润大跌20%。
六福珠宝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16年初发布的2015-2016财年三季度报告中,集团同店销售下降25%,其中港澳同店销售跌幅达26%,内地市场同店跌幅也有10%。尽管六福珠宝把开拓内地市场作为拯救低迷的举措,增加了内地开店数量,但也没有成为真正的“救命稻草”。
香港几大珠宝*下滑严重,内地*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