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宣传”不如“会宣传”
华昌珠宝的“杀手锏”
同样是在福建,同样是珠宝企业,华昌是另外一番景象:
他们今年6月将主办一场*性的“金镶玉”创意设计大赛,3月就开始邀请各地的设计师和学界代表讨论比赛的细节,而公司网站上相关的滚动画面宣传,年初就已经开始;
新厂房还没动工,提前两三年效果图就给员工“普及”了,画册上有,内刊上有,广告牌上也有;
该公司招商部一位“元老”表示,有时候可能只是和某人握了个手,吃了顿饭,3天后公司官网上便会看到一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新闻稿,奇怪的是,这样的合作*终还真就成了……
类似的宣传方式,一直是华昌珠宝的“杀手锏”。
据一位曾在华昌工作过的业内人士透露,*近5年来,除了聘请刘晓庆代言,华昌在宣传上的花费,保守估计超过1000万元。
“这些钱都用来干什么了呢?”
“办内刊、建网站、印画册、投广告,还有就是通过网络公关,病毒式传播--这在中国企业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客观地说,华昌还是很收敛的那种,没有过多的水份,只不过将宣传提前了而已,不违规,不犯法,合情也合理。”一位华昌离职员工如是说。
对此,行业媒体的编辑们觉得很委屈。
《深圳珠宝》的叶志华说:“我们发稿都是一视同仁的,也没有收钱,华昌提供的稿子,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就发了,别人要转载,也是无话可说的事。”
《时尚芭莎》的黄玲说:“软文推广又不是谁的专利,人家华昌只是运用得好,我们当然是很乐意的。”
《凤凰珠宝》的赵文静打了一个比喻:“所有的海鸥,都想捕鱼吃,无数次扎进水里的,自然捕到的鱼更多。”
“懂宣传”和“会宣传”,只是华昌珠宝快速成长的众多因素之一,这些年,内部的改革、活力的激发、生产方式的转变、*意识的深化、执行力的考核等,才是华昌员工感受*深的地方。
“其实,内部的变化更明显,更喜人。”在华昌工作了3年的刘心亮自豪地说,“外面的人,看到的只是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