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OR闭关
金鹭*饰的当下思考
在厦门,始创于1996年的金鹭*饰,算是一家“**”了。
当时的林建生,不过是开了一家街边小店而已。
如今,18年过去了,金鹭**的公司简介里赫然写着“企业经营资本达20亿人民币”, “先后成立了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分公司”,紧随其后的理当是“获得了**,产品广销20多个省市,连锁专柜近百个”这样的字眼。
能够肯定的是,金鹭在厦门的4家店,生意一直不错。
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金鹭又注册了一家公司,在福州台江开设了金鹭*饰一条街,没多久,便在中亭街和八一七北路开起了新的店铺。
近年来,金鹭在对外宣传时,喜欢强调“融入了银行系统的一些管理方法”,从而使得企业“管理很规范,经营很稳健”,而同行们始终认为,“金鹭起步较早,占了先机”。
今天,我们用百度搜索“金鹭*饰”,找到的相关结果约144000个--和同类的大*比起来,这样的结果着实有点寒酸--没有官网,没有天猫,也没有代言明星的花边新闻。
这有点出乎意料,也让人感到困惑。
我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仿佛跟金鹭没什么关系?
是低调吗?还是生意太忙顾不上?
林建生显然不是一个容易自我满足的人,他曾说过:“我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国际性*饰*。”当然,这样的表达,有时只是应景之语,说大话的企业家那么多,林建生不是**,也不是*后一个。
这种现象,不是金鹭的“专利”,在福建企业中,“有点名气,网上却找不到什么信息”的情况普遍存在。然而,金鹭总公司的所在地厦门是经济特区,说网络等新渠道不发达,肯定说不过去。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金鹭不主动“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