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行业的冲突|环保“逐客令” 珍珠产业是转型还是消失?(6)

2016-06-17 16:47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1359
 
  逼出来的

  “供给侧改革”
 
  “我们研发的大颗粒正圆珍珠技术,虽然一个蚌只产一颗珍珠,产值却是原来的五倍”
 
  2000年前后,珍珠价格持续走高,诸暨珍珠企业开始扩大规模,养殖水域向外省市辐射。
 
  “除了发展需要,也和山下湖当地水质退化有一定关系。”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新光说。
 
环境与行业的冲突|环保“逐客令” 珍珠产业是转型还是消失?
 
  周章琪也带着亲戚朋友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不断扩大养殖版图,**时一共承包了6万亩水面。
 
  “珠子归我,鱼归你”——诸暨人还独创双赢的养殖合作模式,除了支付较高的水面承包费,原有的养殖户可以继续享有养鱼收益。
 
  “在江西共青城,我们在胡耀邦陵园不远处养珠,救活了一个发不出工资的国有农场;在湖南常德,当地小混混常来偷蚌寻事,我就结交当地公安的朋友,结果几年下来相安无事。”周章琪对浙江人的开拓精神颇为自信。
 
  朋友可以交,环保红线却没办法突破。相较佳丽公司新近的遭遇,老周几年前就碰到了环保问题,不得不大幅收缩战线。
 
  “在湖北公安,我2004年就包了1000亩水面,承包期15年。可到了2009年,对方说有污染,通知不让养了。没有办法,第二年我全部退出。”
 
  老周目前只剩下2000亩水面,“面积肯定不会再扩大了”,现在的思路是“少而精”。
 
  养殖户的转型之路和诸暨珍珠产业的发展曲线基本重合。近年来,山下湖的珍珠年产量,从2000多吨下降到600多吨,珍珠养殖户减少了九成。值得一提的是,数量少了,产值却不降反升。
 
  “常规养殖是从一个蚌里精挑细选,我们研发出的大颗粒正圆珍珠技术,虽然一个蚌只产一颗珍珠,产值却是原来的五倍。”人工合成珍珠,被发明家爱迪生称为人类无法解决的两大难题之一,佳丽珍珠自主研发的大颗粒正圆珍珠,可以达到海水珍珠的尺寸和光泽,所以公司将这种新产品命名为“爱迪生”。
 
  佳丽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国恒对新产品充满信心,“说没有影响是假的,外地养殖面积肯定还要减少,不过现在新产品已经贡献了我们八成的销售额。”
 
  “减少的是面积和产量,提升的是科技含量及产品附加值,这是珍珠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下湖镇党委书记郦华辉说。
 
  对诸暨众多珍珠企业来说,深耕了近半个世纪的养殖业不可能放弃。面对不断提高的养殖门槛,珍珠养殖业何去何从?
 
  “一方面去海外发展养殖基地,一些珍珠企业已经考察过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另一方面要加快生态养殖的脚步。”赵新光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