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珠宝网,今日黄金价格,珠宝加盟,行业资讯及珠宝招商交流的珠宝门户网站。 您好,欢迎登陆国际珠宝网!
服务热线:0755-25911511

李博生——如玉般修身的玉雕大师(5)

2017-02-24 15:19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2011年 点击:
       一、原汁原味传承中国玉文化
 
       “传承中国的玉文化,要原汁原味。要从玉石原材料的称呼统一入手,从恢复工艺制玉的专业用语入手。”
 
       李大师说,“目前玉石材料的名称,由于实行‘双轨制’,即传统的玉石名称和外来术语混用,导致具有传统美学意义上的玉文化的丧失。‘碧玺’,自古流传下来的这个名字,多好听多有诗意,可商店里偏偏标注的是‘电气石’,让中国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材料。翡翠,多好听的名字,现在偏偏叫翠玉,紫色(行业内称“春”)为主的翡翠,古称“春色”、“茄春色”,现在却叫紫罗兰,这样的名字让人啼笑皆非。”
另外,还要逐步恢复统一传统制玉工艺的专业用语,“拉、扣、划、挤等等,这些传统术语通俗易懂,是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恢复再现传统工艺设备

       玉器非“雕刻”而是“琢磨”
 
       “非遗保护应当恢复脚蹬水磨。通过展示,让人们看到背后的文化积淀。要让当今的年轻人看看,在没有铁和青铜的时代,祖辈们是如何做出精美的玉饰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生产之间的对比反差,正是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
 
       学磨玉先要会使“凳”。李博生说,玉器行里的老工具是把铁坨子架在凳槽架子上与木轴相连,手艺人坐在木凳上蹬踩踏板带动铁坨子来回转,达到磨玉的效果。而这铁坨和玉石都属硬物,相互磨擦易迸出火花,所以架子旁边还要置一铁锅,将水和金刚砂和成糊状,磨玉时搭在玉上当磨料。玉器行里把这些家伙什儿统称为“凳”。文革以后,凳被现代化的工作台取代,但是玉器作品上的沟、坎、眼还是用千年不变的原理磨出来的,这也是玉器制作不称雕刻而称“琢磨”的原因。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