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高龄仍每天工作——“做玉,是一辈子的习惯”
“读料”是玉器行的行话,也是玉器制作的关键一环。“玉雕是做减法,如果没有很好的研读玉料,仓促下手,就会毁掉一块难得的玉石。真正的大师讲究量料施工、因材施艺,‘料像什么就做什么’,在没开活之前脑子里就有成品的模样了。”如果遇到难“欺”的料,大师不急于制作,有时要琢磨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确定设计方案。“不把料在手里弄热了,在心里弄明白了,绝不动刀。”
“读人”也很重要。要根据学生的手艺和精神状态决定哪个学生做哪些活,“要琢磨如何指导学生使用粗糙的手把活做细做好,引导他尽快进入创作状态。”
然后就是传授技艺。李大师现在带了两批共15个学生。他珍爱他的学生,在技术手艺上毫无保留的教授,“能不能成器,就看他们的天赋和勤奋了”。
记者问他,本该颐养天年的年岁,为何还这样不辞辛苦?老人笑笑说,“这是一辈子的习惯,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职责,要把中国的玉文化和玉器手艺传下去。等哪天真做不动了,生命可能也就结束了。”说这些的时候,大师的脸上始终闪现着平和的笑容。
人生传奇——17岁阴差阳错入行30岁成为*大师
1958年,为了帮助父亲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困难,17岁的李博生别无选择地进入了北京市公私合营玉器厂。虽然完全没有美术根底,但是凭着天赋、过人的勤奋和不服输的性格,不到6个月就能够独立制作仕女作品还没有出徒,李博生就成了车间骨干,带着16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
为了弥补美术知识的不足,李博生经常一连数月吃住在闷热的雕玉车间,在一个又黑又热的狭小空间苦读,被戏称为“蒸笼居士”。他还常常偷着跑到美术学校去蹭课学习。就这样苦熬了几年,硬是自学完成了人体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三大门学问。
李博生是幸运的。先后带他的两位师傅是名列玉器行“四大怪杰”的何荣、王树森,都是当时行内的顶尖人物。
勤奋加上师傅的指导点播,李博生很快成了玉器行的后起之秀,30多岁就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