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的传播者 玉是大地的舍利讲究祈福和颂扬
玉到底是什么呢?在和一位西藏活佛对话时,经过审慎地思索,李博生答道:“玉是大地的舍利。”这个他年轻时就思考过无数遍的问题,终于在那**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玉文化是大部头的学问,包含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李大师说,“任何一种文化的背后都是两种观念的支撑,一个,叫做传统观念,一个叫做价值观念。玉文化由新石器中叶发展到现在,有上万年的历史,这条长河源源不断地流淌,从未断过。
玉能滋润人心。李大师说,“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派对玉的评价是至高无上的,认为玉有玉德,‘仁、义、智、勇、洁’,只有具备了玉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达到人生的**境界。”
中国的玉文化博大精深,多年来,李大师一直以实际行动扮演着“玉文化”的传播者这样一个角色。他说,“玉文化讲究祈福和颂扬。传播玉文化,为众生祈福是我一生的责任。”
玉雕工艺如何传承?“学院派+民间派”:政府主导民间实践
玉器行业和我国其它传统手工艺一样,自古以来是手手相传、口口相传,传承至今。
近些年来,虽然玉器收藏热急剧升温带动了玉器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行货充斥市场,真正的玉雕工艺传承依然面临尴尬境地。
谈到玉雕工艺的传承发展,李博生大师不同意重回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他认为那是历史的倒退。
“由于玉石材料的特殊性,玉雕工艺的传承应当走政府主导的‘学院派+民间派’模式,在大学里开设玉雕课程,教授传承玉文化;社会上以“工作室”的形式为工艺大师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培养玉雕工艺人才。”李大师说,“磨玉的工具一定要是极前卫的现代**科技与传统工具相结合,这样才能在创新中传承中国的玉雕工艺和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