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3、商家要加微信让消费者帮其销售
在鼓浪屿,记者随机走进福州路上一家“开蚌取珠”的珠宝店。商家同样的50元2只蚌,同样取出2颗较好的珍珠,同样劝说购买珍珠项链等饰品。
当记者表示身上钱不够,不能做项链时,店员立即改口:每条项链均按“批发价”50元卖给记者,并不断降低价格,表示只要130元即将项链、开蚌取珠、手链等钱包含在内;并不断打探记者的心理价位,“诚心”地想卖给记者。
![]() 看记者始终不动摇,“咱们可以加个微信。”店员告诉记者,可以买一条回去戴,帮他们发一下朋友圈,如果身边有朋友咨询,可顺势帮他们介绍生意。
商家介绍,近几年微商流行,他们也通过消费者进行线上销售——开蚌取珠时,与消费者互加微信,就按成本价将饰品卖给消费者,通过消费者的朋友圈进行“微商”销售宣传;消费者可通过快递从商家拿货,再进行加价转手倒卖。商家只收取饰品批发价,走薄利多销的道路,变成消费者的“微商”货源。
说法:免费加工是宣传套路
业内人士介绍,开蚌取珠是吸引消费者的**步,亲眼看到开蚌取珠,消费者会信任商家。而“免费加工”是典型的广告宣传套路,不写明收费项目,是为了吸引消费者,“免费”更能刺激消费欲望。开蚌取珠,*终目的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珍珠饰品配件的加工费,或进一步让消费者购买店内更好的成品。业内人士提醒,开蚌取珠的珍珠虽是真的,但其质量大多不好,消费者如果为图新鲜,可以尝试购买,但谨防被套路而购买多余商品;若想购买珍珠,还应到有品质保障的珠宝店里进行选购。
行动:全面排查商家持续加强监管
记者将商家“收费项目不清、易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反映至思明区市场监管局。思明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展开对辖内开蚌取珠经营户的全面排查规范和警示约谈工作。昨日,执法人员到现场,指导商家在宣传内容上补充“配件自费”字样,以更充分、清晰地表述,避免消费者产生误解;同时要求商家在消费者购买前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工作,诚信文明经营,提高服务质量。
该局表示,将持续加强监管,如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将予以依法查处。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前注意了解清楚相关情况,明白消费、理性消费,并保留好购物凭证,如遇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可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