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造假渐成“重灾区” 翡翠造假缓减少

2016-12-21 10:46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中财网 点击:

        年末消费旺季,广州多个商家本周推行了折扣较大的珠宝促销活动据记者调查市场发现,今年各大检测中心查出的钻石、玉石等大类珠宝造假案例呈现大幅下降趋势,染色产品冒充天然A货的现象已经非常稀少。造假现象反而集中在琥珀、珍珠、绿松石等中低档或小类珠宝市场上。

 
  分析人士称,造成目前假货数量下降的主体原因是“行业不景气”。部分专业人士提示消费者:买珠宝不可掉以轻心,仍要当心琥珀、珍珠等中档珠宝与彩色宝石等外来货色的造假,尽量不要通过良莠不齐的网络渠道购买,遇到便宜货更要加倍当心。
 
  年末珠宝热销期据记者走访广州市内的珠宝检测中心了解到:对比2013~2015年,大类珠宝(如翡翠、和田玉、钻石、水晶等)的造假案例数量在2016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两家检测中心四季度翡翠造假案例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不仅散户、普通市民送检的产品造假量下降,而且,零售企业批量化送检产品的造假货、不合格现象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造假的恶劣程度也有所下降。广东金银珠宝检测中心的杨燕主任告据记者:“**珠宝中,类似翡翠染色、B货冒充A货的现象减少了。造假现象更偏重于边边角角的包装式造假。比如给和田玉原料石加个包皮,里头的和田玉还是真货,外头的包皮则是加上去的,容易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但还不至于造成大的损失。”广东地质科研所珠宝检测中心也反映,用抛光粉“扮靓”翡翠的现象较多,但还不会用染色翡翠冒充天然翡翠。
 
  造假现象少见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喜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造假的直线下降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