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来自河南的慕先生在荔湾区康王南路某玉器铺位购买23件翡翠,铺位老板口口声声说是A货,结果慕先生一鉴定就发现自己受骗了。再找回去,摊位和铺主早已不见。
慕先生称,他从事玉器销售行业,来广东进货,前天去华林玉器城准备挑点货,在离华林禅寺不远处某玉器摊,他相中了几件翡翠戒面,该摊位没有标牌名字,搭的钢结构大棚建筑,摊主是两个中年女子,带福建口音,向他保证翡翠是A货。当时他买了23件,价格是3万多,一般情况下这些价格需要5万元。“感觉挺便宜,自己看了也没发现问题。”他支付了3.3万元,摊主却没向他提供玉器鉴定证书,也没发票,pos签购单只显示商户名称为“同和福平餐厅”。
当天下午,他拿着这些货到广东省质量监督珠宝贵金属产品检验站检测。鉴定结果却是:漂白充填翡翠戒面,放大检查结果是纤维柱粒交织结构,表面结构被破坏。慕先生说:“漂白填充的意思就是它是假的、合成的,根本不是A货,就是B货。”
发现不对后,慕先生赶快回去找摊位,却发现那两个中年妇女已不见了,他只得报案,还找到所辖市场管理处,却一直没有解决办法。昨日记者致电该市场管理处,无人接听。记者致电12315,工作人员称,慕先生的情况还是要找事发时的商城管理处或其他管理部门,如向12315反映,尽量提供更完善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