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借加工之名调包他人首饰 非法获利四千余元

2016-10-04 09:49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 点击:

        *饰现场加工、翻新,真的能防止加工人员的“小动作”?近日,在浏阳官渡镇田郊村,一男子以现场加工*饰为名,调包他人*饰。

 

  9月25日,李奶奶在一个小摊上加工了自己的*饰,晚上仔细查看时,她觉得材质和加工前的有所不同。询问了一些同样在该摊位加工*饰的人后,她发现大家都觉得*饰变了。意识到可能被骗了,众人便报了警。

 

  原来,小摊经营者胡三(化名)在网上买了一套“*饰加工设备”,于9月22日至25日在浏阳官渡镇田郊村租了一个小摊位,做起了*饰加工的生意。很多人将自己的旧铜*饰拿来让胡三加工。胡三提供一些*饰的款式,供顾客挑选。待顾客选择好款式后,他就将顾客带来的*饰放入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不一会儿,一件件符合顾客要求的铜质*饰便“出炉”了。根据“加工”情况,胡三会收取20元到50元不等的“加工费”。短短4天内,有百余人光顾过胡三的摊位。

 

  警方调查发现,胡三事先在网上购买了一批单价仅几块钱的廉价黄铜*饰,并按照不同款式分类放入所谓的“*饰加工设备”。当顾客前来加工*饰时,胡三会将顾客的*饰放入加工设备,然后按下所谓的加工按钮,让人误以为真的是现场加工。然后,他再将事先准备好的廉价*饰品交给顾客。

 

  就这样,胡三将顾客的*饰占为己有,并从中赚取“加工费”,4天内非法获利四千余元。

 

  9月26日,胡三因涉嫌诈骗被浏阳市公安局行政拘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