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珠宝网 08月17日讯 随着北京展会近几年市场越来越大,很多国际展商都选择在定期举办的展会上销售自己的商品。不过展会并不完善的质量监管机制,也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容易碰上烦恼。昨日熊女士就通过信报“报料儿”微信公众号平台投诉称,她于今年3月份在“第33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上花1200元购买了一套珠宝,但没想到却买来了不小烦恼。
消费烦恼
买到珠宝疑假货
熊女士向信报记者表示,今年3月份在展会内的一家印度参展商购买了价格1200元的“天然水晶”珠宝三件套。
![]() 熊小姐购买珠宝的展会现场
![]() 中外有别的“天然水晶”
在购买这款珠宝后,熊女士参加了一场珠宝鉴定会,但会上专家却对熊女士表示,她买的并不是天然水晶,在网上一百元就能买到。对此熊女士颇为惊讶,虽然当时交易没有任何凭证,但由于是微信支付,所以熊女士有当时印度展商的微信。到8月份,熊女士在“第34届中国北京国际礼品、赠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上,凭微信找到了该印度展商,但展商显得不愿配合。*后经过主办方北京励展华群展览有限公司的协调,展商才同意熊小姐退货同时退回800元。
但面对无故损失的400元,熊小姐向信报记者表示,在调解期间,主办方与销售者均认为中英文对“天然水晶”的定义存在差异,这让熊小姐颇为无奈。此外,熊小姐同时发现主办方在收取参展商费用后,对参展商卖什么并没有太严格的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