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玩珠串市场是否遇到了七年之痒

2016-06-19 12:50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 点击:

      日本咨询师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书曾风靡亚洲,她提倡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及时扔掉家里没用的旧物,由此摆脱对于物质的迷恋,这样做不仅能清理生活环境,更能让心灵放松。

 

  在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任职的亚倩,当她把自己精心收藏的许多条手串送给身边的同事朋友之后,这位25岁的都市女白领也获得了某种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只不过,她没有读过《断舍离》,舍弃的原因则多少有些五味杂陈。

 

  今年春节期间,亚倩到潘家园附近的一家古玩城“淘货”,对珠串情有独钟的她,在过去几年的周末和节假日,没少往文玩市场跑。这次她看上了一串108颗的凤眼菩提佛珠串,“3000元,诚心要的话还可以再谈。”老板的报价让亚倩大吃一惊,要知道,两年前她花近万元买过一串类似的凤眼菩提!虽说平日里淘文玩手串是当作饰品收藏,不为投资升值,但价格降了这么多还是让她一时难以接受。亚倩郁闷地回家,将之前买过的珠串一字排开:小叶紫檀、黄花梨、各种玛瑙、各类菩提手串,还有两条只流行了一年便偃旗息鼓的崖柏,看着这些昔日里盘玩带给她无限乐趣的手串,再想到贬值的现实,她感到一阵透心凉。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亚倩决定“眼不见为净”,只留下其中几条珍藏,剩余的全部赠出。

 

  原本炙手可热的文玩珠串市场,似乎在2016年迎来重大拐点。而上一次拐点的出现,还要追溯到2009年。对此,“文玩天下”CEO迟锐深有感触。

 

  迟锐是地道的北京人,在他八零后的儿时记忆里,胡同大院的邻里街坊,稀罕的文玩都与养活物有关,笼子养鸟,匏器养蝈蝈,甚至手里把玩的核桃,也是为了发出清脆声响吸引鸟雀注意,彼时的文玩,玩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2005年,迟锐还在大学期间,就与几位发小创建了“文玩天下”论坛——十年之后,该论坛以240万注册用户、30万活跃用户成为中国*具人气的文玩门户网站之一。

 

  迟锐清楚地记得,2009年那年,网站的PV访问量呈爆发式增长,新的注册用户,不再是以往超过40岁的男性国企、政府机关人员为主,大批IT工程师、私企白领、爱美的年轻女性,新鲜血液开始注入文玩天下;2009年那年,社会公众开始通过李连杰、王菲等大明星的穿戴,认识了神秘昂贵的天珠,进而认识珠串世界;2009年那年,迟锐摇身一变,成了电视里谈文玩手串鉴藏知识的专家,*夸张的阶段,北京市民黄金时段打开电视,同时有三个频道在播他的节目。

 

  2009年文玩珠串市场出现拐点并非偶然:大量热钱的涌入;女性对饰品的保值需求;年轻人追求中国元素的潮流需求;江南手工艺人的转型;广东珠宝商改投珠串;茶道、香道等新门类的并入,大型摆件礼品市场的衰落——珠串开始成为手表、项链的替代品,“显摆”成为这一轮行情爆发的重要因素。

 

  之后的几年里,圈子里出现越来越多20出头的年轻面孔,亚倩也是其中之一:他们或者给自己挑选个性饰品,或者为长辈送称心的礼物,往往从单价百十元、普通品相的菩提子手串入门。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进一步给手串添高级材料的配饰,比如蜜蜡的佛头,南红的隔珠,根据鉴赏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再分化为中阶和高阶的珠串收藏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