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知识】 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消费需谨慎

2015-06-07 21:19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珠宝知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黄金饰品逐成为广大消费者美化生活、传达亲情友谊的一种常态化消费行为。然而,随着消费量增长伴生的咨询投诉也随之增多。为此,陕西省消费者协会总结了目前黄金饰品消费市场常见的消费纠纷问题和维权方法,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

 
       偷换概念难辨别 选择商家要谨慎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不良商家出售的黄金饰品标示含糊不清,未按国标明示黄金成色。导购在消费者选购时有意偷换概念,并在票据上不予注明成色细节,消费者维权时就会遇到困难,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受侵害。
 
       省消费者协会提示,如今市场上黄金*饰的商家很多,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注意,**去正规的、商业信誉高的商场购买,这样在品质和售后服务上更有保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黄金饰品应配有**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贵金属含量及重量的鉴定证书,发票上也应按国标注明成色、份量等细节,上述资料消费者应及时索取并妥善保管,以便发现问题维权时获得证据支持。如消费者怀疑所购黄金饰品成色、份量不足,可以投诉并提请专业检测鉴定,一旦调查检测属实商家有欺诈行为的,可按新《消法》第55条获得”1+3”实际为四倍的惩罚性赔偿。
 
       工艺缺陷难避免 选购还需擦亮眼
 
       今年4月,肖先生给爱人购买了一款黄金项链,购买之后一个月时间的佩戴过程中两次自然断裂,经过商家两次维修后,又出现了第三次自然断裂,造成了项链上连接的一个黄金饰品丢失,消费者再去维修时商家表示,这一款项链设计本身就是连接处太细,极易造成断裂,建议消费者换一款克数高于原项链饰品,但是必须按克收取工费,且工费比同一条街上其它商家都高。消费者就纳闷了:既然是商家自己都说设计工艺存在不足,难倒不用承担一点点责任吗?这工费爱收多少就收多少没有个标准吗?
 
       省消费者协会提示,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商家在黄金饰品的设计、材质和加工工艺上存在不足,黄金材质较软,连接搭接处设计过细,难以承受饰品本身的重量和佩戴需要,易导致断裂损坏丢失,但因商品特殊,价值较高,取证困难等原因,损失却往往由消费者独自承担。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除了注重成色、款式外,一定要仔细观察饰品的工艺质量和可佩戴性,对于连接、搭接、镶嵌处的稳固性要有要求。
 
       丢失发票难维权 购买凭证妥保留
 
       近年来,在黄金饰品类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由于消费者丢失相关购买凭证,商家不承认销售问题产品而无法进行索赔的案例。商家奉行“谁销售谁负责”原则,因此,消费者一旦丢失发票、保修卡等购买凭证时,有的商家就会不承认售卖过问题产品,给消费者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省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在购买黄金珠宝类饰品前,除了在价格和款式上做到货比三家,还要清楚地了解商家在质量保证和维修保养方面的规定,购买后一定要保留好       发票等购货或换货的凭证,以便出现问题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针对目前黄金饰品类消费市场出现的问题,省消费者协会也提出了三点改进意见:
 
       **、由于黄金类饰品的售后服务标准不统一,包括以旧换新、维修清洗价格等方面,容易造成消费者合法利益被侵害,希望**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能够制定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方便消费者合理维权和促进商家的规范经营;
 
       第二、一些本该由经营者承担的责任,比如由于设计、工艺缺陷造成的损失,却转嫁给了消费者,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对于此类投诉商家应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消费已进入*化、差异化阶段,黄金消费市场竞争加剧,更多消费者期望在选购黄金商品时获得更好的服务和体验。注意商誉和*价值的商家应进一步改进设计工艺,提供优良服务,强化服务消费者的意识,避免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损害了自身商誉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第三、黄金是特殊商品,消费者也应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消费者协会和行业协会应多做一些相关的消费教育引导,向消费者普及黄金国标知识和科学理性的选购方法。同时,商家有着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和平台,有责任的商家也应为此做出贡献。
 
 

国际珠宝网第三届#中国珠宝*五大评选#网民活动启动*搜集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