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是合璧版黄金《富春山居图》得以诞生的条件。在两岸交流不畅的时期,台北故宫与内地的企业,是无法实现合作的
一年前,他们结缘相识于第七届文博会;,一年后,第八届文博会,他们推出了合作的黄金版《富春山居图》。
一方是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方是还不为外界熟悉的文化艺术贵金属藏品企业—金龙珠宝集团旗下中金国礼文化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间横跨着台湾海峡。

《富春山居图》艺术黄金合璧典藏版全球*发式暨作品鉴评会_
因文博会而结缘,更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在两岸交流越来越开放和便利的趋势下,令双方在一片空白的文物艺术品合作开发领域,开辟了一片新蓝海。
这是台北故宫**次授权中国内地企业开发馆藏珍品,这个零的突破,凝聚着两岸中国人的无限情感。
心愿:让更多的人亲近国宝名画
台北故宫馆藏69万余件文物珍品,是一家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博物馆,翠玉白菜、富春山居图等珍品,令大多数到台湾旅游的大陆同胞都慕名前往一探,参观结束时,买一只翠玉白菜的手机链带走,也是到台湾一游绝佳的纪念品。
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机构近年的藏品开发已成规模,台北故宫同样如此,但内地的企业与台北故宫的合作,还是一片空白。物理上的台湾海峡容易跨越,但两岸的合作需要跨越的制度鸿沟,让众多内地企业因此望而却步。

2010年11月,有家内地企业决定,不管有多少困难,一定要成为内地与台北故宫合作开发馆藏文物的**吃螃蟹者。
这家公司就是金龙珠宝集团旗下的中金国礼,一家位于深圳的以开发和推广贵金属文化艺术藏品为主业的企业。
2011年3月,中金国礼董事长刘发枝到台北公干,因为偶然的原因,认识了台北故宫的销合社总经理何春环。一行人在台北故宫受到款待,席间,闻悉刘发枝是做贵金属文化艺术藏品的,得知中金国礼正在尝试突破以往贵金属藏品的市场价值主要取决于用材的价值的现状,期望通过创新增加贵金属艺术藏品的附加值。何春环拿起了一份点心:“刘总,尝尝我们的黄金小点。”那是一份食用金箔制作的点心,彼时,台北故宫正在做一个黄金文化的专题展,包括黄金点心,都是配合那个专题展览开发的配套产品。何春环用这份点心启示了刘发枝:除了贵金属本身的价值之外,能不能赋予它更多的文化价值?
刘发枝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欢迎何总到深圳莅临企业参观指导。
缘份瞬间即至,2011年5月,何春环率故宫团队来深圳参加第七届文博会,再次见到刘发枝。尽地主之谊,刘发枝和执行董事何倩女士热情地接待了何春环一行。何春环的母亲是重庆人,与重庆人何倩又是本家,二人一见如故。合作的事宜被机缘带到台前。


在台北文化产业界,何春环绝对是个值得一书的人,有许多传奇故事。作为诚品书店画廊的*任总经理,21岁的她参与了诚品书店*初4年的筹划和经营,诚品的成功有她的一份功劳;她**将世界知名博物馆的藏品引到台北举办展览。2009年10月,周功鑫院长找到何春环,多次推心置腹的恳谈和诚挚邀请,周院长的赤诚和执着,让何春环深深触动,感受到一种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毅然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计报酬加盟台北故宫,何春环力推故宫藏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方位合作,开发了一系列创意文化产品,让公众更多地接触传统文化珍品。何春环也是促成此次两岸合作的*重要的推手。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名画作《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件传世名品,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还有特别深厚的意义:这副名画在流传中被分为两半,如今,一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半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分离的名画正如分离的中国人,期待着合璧的时刻。


文博会刚一结束,6月,经过两岸同胞的努力,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展出,轰动一时。刘发枝与何倩有幸参加了合璧展的开幕仪式,躬逢盛事。
分离了361年的名画终于合璧,《富春山居图》寄托了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太多情感。数百年的沧桑,凝聚在数米的展卷上,作为企业家,经商多年的刘发枝和何倩早已人情练达,但是此时此刻,他们有了一股久违了的感动。面对绝世真迹,刘发枝与何倩感概万千,一方面庆幸自己有缘得见这样的神作,另一方面又想,因为珍贵,富春山居图需要精心护理和保存,只能深藏馆内,而且必须时隔几年才能展出一次,以防止灯光、空气、搬运等对文物的损坏。如果可以用贵金属艺术品创作再现传世之作,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赏鉴,乃至拥有、收藏和传承。
就在现场,刘发枝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与台北故宫的合作,就从富春山居图开始。
他们知道获得台北故宫的授权很难。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想到整个过程会是那么难。
真诚叩开故宫的大门
台北故宫藏品开发由故宫下设的文创行销处负责。专程前往故宫接洽的刘发枝一行,受到了对方工作人员的接待。他们获悉,台北故宫的藏品开发已有系列规范的程序,获授权开发台北故宫藏品的企业,非常广泛,除了台湾本土企业之外,还有来自日本、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但中国大陆是一片空白。
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台北故宫有两个原则,一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二是对“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商标权的维护。据了解,这些年,台北故宫的全部馆藏品的全部影像都数字化了,建立了数字化的藏品档案,这些档案也就成为故宫专属的知识产权,一旦有文化创意企业想与故宫合作,必经过故宫的审核和授权。
企业如果想获得故宫博物馆的*授权,需经过非常严格的资质审核:对公司的规模、历史、核心产业与合作项目的关系都有要求,象中金国礼这样的企业,要求有自己的*,有创作、设计、生产队伍,还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专营店铺,公司的财务报表、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纳税资质……这一大堆的资料,需要公证后一步一步走流程。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为中金国礼颁发世界*重的纯金工艺品认证证书
正是这个烦琐的流程,让许多想与台北故宫合作的内地企业望而却步。但中金国礼硬是一步一步走下来了,从一开始,连找哪个部门申报和批准都不清楚,到拖着一尺多厚的申报材料到处奔波,再到一次次的沟通和审核,不厌其烦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其间的波折坎坷,难以尽述。
“他们傻傻的”,何春环这样评价中金国礼的刘发枝和何倩,尽管两岸同文同种,但环境不同,有许多东西,来自大陆的刘、何不了解,但只要沟通好了,两人就按要求去努力**时间完成,不厌其烦,不打折扣。在何春环看来,自己不喜欢与“奸巧”的商人打交道,但“傻傻的”刘发枝与何倩,让她感受到了做事的诚意,这种诚意,正是故宫选择合作者*看中的特质。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在签署授权合同时说:“你们对文化艺术的坚持与执著 ,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文创合作社总经理何春寰女士文博会富春山居馆接受记者采访
“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的价值就是尊重知识产权”,何春环说,合作者的诚信、价值观至关重要。只有彼此尊重,才能在合作中,维护好知识产权、保护好*价值,也为公众提供品质有保障的文创产品,从而实现多赢。
台湾特殊的社会环境,政党竞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令台北故宫方在推动合作时慎之又慎。台北故宫在性质上是一个行政机构,其上级机关是台湾“行政院”,为了确保合作之事符合各层级单位的法律与规定,台北故宫进行了一轮繁琐的公文报道,向“行政院”、经济部、海基会(海协会)等行政部门、上下级部门、两岸关系部门都专门发文,说明合作的理由及目的,获得认可,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合作经得起任何人的质问,对刘总他们的付出是一种负责和保障”,何春环这样说。庆幸的是,对于两岸的这种文化交流合作,台湾官方持支持的态度,各个机构接流程照准,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故宫得到许可,可以正式评估中金国礼的资质,以及合作项目的可行性。
何春环说,“我们一步步咬着牙走过来,是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内地)更多的企业、产业合作。中国的经济起来了,但我们不能只做一个物质的**,还应该做一个中华文化的输出国,将我们的精品文化资产变成文化**产品,输出到全世界”。
获得授权
2011年9月2日,这**,按照计划,台北故宫将评审与金龙珠宝集团旗下的中金国礼的合作事项。这是既平常又特殊的**,说平常,是因为故宫定期都会召开这样的评审会,评审新申请的合作开发项目;说特殊,是因为这**,将*次有一个与中国内地的企业合作项目参评。
那是一间约100平方米的大房间,里头置一张大桌子,参加评审会的有三方:中金国礼的代表、故宫的代表、以及独立的委员会。

文博会1:1《富春山居图》艺术黄金合璧典藏版
在故宫的项目评审中,这个由相关专业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非常重要,会计师、审计师、精算师、各单位代表、精通知识产权和商标使用的法律人士……,这些人围绕中金国礼的资质和授权开发富春山居图的项目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讯问及资料审核。中金国礼的代表像论文答辩一样,接受各方面专业的询问。平常,一个合作项目的评审大约只需半小时,但那天,这个评审用了六倍于平常的时间。
当天晚上,何倩得知,初评过关了。中金国礼团队获悉,无不欢欣雀跃。谁知,第二天一早,事情突变,故宫方面得到通知,适逢台湾大选,项目暂停,一切都选举结果出来之后再议。当时,团队里很多人都忍不住流下委屈的泪水。
刘发枝安慰团队:这件事成与不成,得看缘份。我们尽了自己**的努力,而且,即使不成,也交到了不少台湾的朋友。这些人热情、真诚、对祖国大陆、对中华文化充满感情,谁说这又不是收获呢?
从2011年9月合作因台湾大选搁浅,到2012年春节过后重新启动,4个月的时间,中金国礼并没有停止行动,他们保持着与台北故宫的热线联系。这期间,何春环率故宫的工作团队及文创产品频频造访祖国大陆,参加各种文创及台湾名品展,京、津、沪、渝、厦门、成都……,他们每到一个地方,中金国礼公司都会跟到那个地方,一次又一次地学习、见证台北故宫是如何行销文化艺术的。
那段时间,基本上只要作品方案有了新亮点,新创意,中金国礼都会派出专人飞往台湾,一次又一次的跟台北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讲解,沟通。何倩曾笑言,那段时间基本上就在台海两岸的上空飞来飞去,有时醒来会突然忘了身在何处。
2月23日,中金国礼终于拿到了与台北故宫合作开发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的正式授权书。百感交集的中金国礼公司没有时间感受情绪的波动,反而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投入工作当中。当听完中金国礼获得台北故宫授权的跌宕起伏的历程,浙江省博物馆的领导也被感动了,他们果断做出决定,推动富春山居图合璧,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授权中金国礼可以用贵金属创作再现浙江馆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3月,中金国礼正式获得浙江省博物馆的授权。如此,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全球**双授权下,中金国礼成就了名作得以以艺术黄金的形式合璧的一段佳话。
制作故事:
*小的方寸 **的承诺
中金国礼人对于印章有种描述:*小的方寸,**的承诺。2月23日,当合作双方,在合同上签下名字,盖上印章时,是一种承诺,印章面积很小,但一诺千金。
刘发枝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态来面对这次合作。
国内市场上,黄金制品有些还停留在以材质论价值的阶段,没有高附加值。当同行得知,中金国礼想投入巨资,制作原画大小的黄金富春山居图时,非常吃惊:据推算,这样一件作品,单是使用的黄金材料价值就达5、6千万,还有设计、配套开发、人工投入,又是近千万的投入。
事实上,从去年6月开始,中金国礼一边在争取授权,一边已经着手作品的创作。整个《富春山居图》合璧版的创作周期是十个月。为了保证进度,中金国礼在没有正式拿到授权的情形下,已投入巨资进行创作设计。这意味着,如果授权没有拿到,这些投入都会“打水漂”。
但是,能够以文化艺术黄金藏品的形式创作再现这样有意义的传世之作,让更多的国人能够领略它的魅力,刘发枝觉得,一生能做一件这样“痴狂”的事,也是有意义的。
《富春山居图》艺术黄金合璧典藏版的创作团队是由刘发枝亲自担纲,并从金龙珠宝集团中挑选了十多位精英设计师组成。*席设计师是一位在行业具有三十多年的资深工艺大师,设计总监是一位年轻有为的资深设计师,并且邀请了两岸多位艺术大师担当指导,包括了国画、木雕、宝玉石等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
作品在设计阶段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创作团队两次飞赴台湾,翻阅了大量黄公望及富春山居图作品的相关资料,一共设计了百余款方案,*终选定3件初稿作品进行深化和修正。
《富春山居图》艺术黄金合璧典藏版经创作团队数位工艺大师之手,终于面世。在启运前往参加第八届深圳(国际)文博会之际,众人依依不舍的看着作品拆装,装箱,不停的提醒工人小心再小心。临行之际,还在一而再的叮嘱市场部人员各类注意事项。一位工艺大师说“现在我们的感受就好像是自己十月怀胎,来到世上的宝贝孩子,要被人抱走一样难受。”好几位工艺大师用手轻轻抚摸包装箱的时候,眼睛已经微红湿润
情感篇
小故事之一:富春江悟道
面对创作再现传世之作的巨大压力,创作团队曾一度陷于困惑。*后刘发枝亲自带着创作团队三赴浙江富春江,一是缓和高度紧绷的情绪,二是切身体验当年黄公望的感受,行走于浙江桐庐县的富春江镇芦茨村的乡间小道,在茶农的院子与凉亭间品尝富春江水与新茶,席座于江上船头,放眼寂静的叠嶂山峦,看野鸭戏水…
创作团队成员有些焦灼的情绪慢慢得到缓解,心境趋向平和,心中《富春山居图》黄金版逐渐清晰。这不正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吗!人生长河有起有伏,或低迷或高昂,或成功或失败,经历波澜于辉煌之后,我们要追求的不正是这样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平静空灵的人生境界吗?
小故事之二:拜访大师
研发期间,工艺环节出现一个技术难题。经人介绍,在预约等待了两周之后,刘发枝带着设计总监前往杭州拜访一位颇负盛名的大师。为了第二天一早能见到大师,提前**就到了杭州。出发时考虑到杭州如同西湖一般有名的堵车,提前出发,结果大师已不见踪影,被告知临时有事去了别的地方。无奈之下,刘发枝又带着设计总监赶往别处,在折腾近三个小时后终于得见大师。大师事务繁忙,只给了刘发枝10分钟时间,毫不客气的指出理论可行,技术上存在诸多难点,认为中金国礼的一些想法就是异想天开,然后便礼送一行人离开。回到深圳,刘发枝召集相关团队成员,几近低吼的宣布,“我们要给人看看,什么叫不可能!”*后,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