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点买的珠宝去送检一半为“人工”

1970-01-01 08:00 作者:kf4 文章来源: 点击:

        国庆长假,很多人选择外出旅行,但要在旅游点购买珠宝玉石可要小心再小心了。在近日举办的一次珠宝鉴定活动上,很多人拿来旅游时购买的珠宝玉石,但经现场专家一看,几乎都是不值钱的“合成品”。

“天然”宝石其实是“合成”的

        听说有免费鉴宝活动,很多人带来了家里珍藏的宝物,有的老太太一袋子倒出来全部是翡翠。但几乎所有旅游时购买到的珠宝玉石,经现场专家一看,都是不值钱的“合成品”。

        一位老太太带来的是一块几年前在新加坡购买的祖母绿,拇指大的一个吊坠,花了6000多元。东西还没掏出来,一听是新加坡购买的,广地珠宝的资深鉴定师文军摇了摇头,一看,果真又是一块合成的祖母绿,“**值几百元”。

        老太太不相信,“有证书的,说外面买要一两万元,在工厂买才这么便宜呢。今年翡翠什么的不是涨得特别厉害吗,我这是请你帮我估个价,怎么可能反而掉价了呢?”

        纯英文的证书很多专业术语,普通消费者根本看不懂。但专家一下子就指出来了,“Syntheticemerald”,中文就是“合成祖母绿”,“人家已经白纸黑字告诉你不是天然的,只是你自己看不懂,找旅行社索赔都理亏。”

        这种案例,在当天鉴宝现场时不时出现,旅游点多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经常会有人将旅游时购买到的珠宝玉石送来检测,但超过一半的‘天然’宝石实际上是‘合成’的,很多几千元的吊坠,过万元的戒指,实际价值也就几百元。”

买宝石无需跑到外地旅游点

        事实上,即使珠宝玉石的鉴定证书是中文的,普通消费者也未必看得懂。比如“合成祖母绿”,在新马泰等一些旅游点,中文鉴定证书上写的却是“澳大利亚白朗祖母绿”、“澳洲祖母绿”、“综合祖母绿”等。

        天然祖母绿被称为“绿色宝石之王”,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可遇不可求。合成祖母绿是由人工制造的,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对应的天然祖母绿基本相同,但价格相差十万八千里。

        该人士表示:“正是因为这一行术语的专业性,很多消费者陷入了旅游购物的陷阱。比如说两块翡翠,一块标称是‘优化’的,相信很多人都以为优化的更好。但实际上,经过人工优化处理比如漂白、染色的翡翠,价值都不高。所有珠宝玉石,无论哪个品类,肯定是**的**。还有的鉴定证书专门误导消费者,如‘天然种晶’这样的字样,就很容易让消费者以为宝石是天然的,其实只要是出现‘种晶’这个词,东西肯定就是合成的,**就是用天然的种晶,在实验室里培育合成出祖母绿等宝石。”

        “很多消费者正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又理所当然地认为在宝石的产地购买更便宜,或是过分信赖旅游**的购物环境,所以屡屡陷入旅游购物陷阱。比如翡翠来自缅甸,但到缅甸购买的翡翠,很有可能是在中国加工后再出口的。其实购买珠宝玉石哪里要到外地旅游景点!广东是世界宝石的批发中心,在广东本地购买宝石比去绝大部分的旅游点更便宜,品质更有保证。”

从标识上识别人工宝石

        鉴定证书和产品的标注标识中的名称大有讲究。按照GB/T 16552珠宝玉石名称标准规定,珠宝*饰的名称里包含了多重信息,包括:是什么品种、材料是天然还是人工、有无经过优化或处理等。根据标准规定,人工合成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前加“合成”两字;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上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比如:外观很像钻石的合成立方氧化锆,名称中必须有“合成”二字,不能标成“立锆”甚至错误地标作“锆石”。在旅游市场中常见的俗称翡翠B货,在名称中正确的标注应是“翡翠(处理)”或“翡翠(漂白、充填)”,不能只标作“翡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