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珠宝收藏者和消费者该如何理性入市

1970-01-01 08:00 作者:kf4 文章来源: 点击:

         眼下,和田玉、翡翠、钻石、黄金珠宝……玉石珠宝“收藏”演变成大众消费,成为时下收藏市场值得注意的“新动向”。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收藏队伍,其中不乏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刺激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增值愿望,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楼市和收藏领域。把经人工处理的玉石炒成天然玉石,把低档的珠宝玉石炒成天价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玉石等艺术品价值的评估体系不完善,市场不成熟。乱花迷人眼,收藏者和消费者该如何理性入市、合理消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国际珠宝鉴定师、**注册珠宝评估师、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黄金珠宝检测中心主任、宁波市黄金珠宝协会秘书长周素珍。

         *近几年间,翡翠上演了疯狂的上涨行情。一些去年标价仅2000元至5000元的翡翠手镯、翡翠挂件,目前的标价已上升到上万元甚至好几万元。这还只是一般的翡翠物件,如果是色种俱佳的精品,价格高达数十万元以上。

         这一波翡翠价格的上涨行情中,不论是原料产地缅甸,还是云南的腾冲、瑞丽,以及广东的揭阳、四会、平洲等地,翡翠价格都在急速上涨,以致出现了一些中小珠宝经销商为维持运营抱团去云南腾冲甚或缅甸团购原石的盛况。翡翠价格大涨,私人交易泛滥,不可再生的翡翠原石越来越稀缺,这些问题使缅甸政府制定了收取百分之十几的翡翠交易关税来应对。

         周素珍提醒市民,眼下高位入市翡翠市场须特别谨慎。现在的一大误区是一些入门者在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信息也不对称的情形下就赌玉石,这种心理要不得。比如前几天,一位初玩玉石的收藏者拿着一块花了十几万元买价的翡翠手玩件来找她鉴定,结果是染色加注胶的翡翠赝品,这位市民本来想赌一下,结果吃了大亏。周素珍透露,一些经过化学漂白,再用树脂填充的人工合成翡翠看起来完美无暇,行家有时也难以辨别真假。这时候,用肉眼、靠经验是没用的,必须要用红外光谱仪进行测试。周素珍还提醒道,眼下常有经人工注胶、染色处理的翡翠充斥市场,其外观与**翡翠相似,有很大的迷惑性。消费者在购买**的翡翠饰品时,一定要向商家索取具有资质的专业检验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