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浅议新品入市价格高开频频出现之现象

1970-01-01 08:00 作者:孟 固 文章来源: 点击:
        众所周知,随着近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以美国为*的发达**央行,则采用过度超发货币政策来抬升资源价格,从而导致了货币的进一步贬值。与此同时,世界各金融机构大量买进黄金,以抵御美元的贬值所带来的汇率差额。国际金融的动荡,也促使国际贵金属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在受到国际金价创出历史新高的利好影响下,金币市场人气也被迅速激活,人气大幅回升,中国金银币交易中心的51JB大盘指数持续飘红。全球性的货币发行泛滥,导致贵金属价格呈现持续的牛市行情,这也是造就收藏投资“贵金属币”能不断持续赢利的重要原因。币市的火爆,也使得金银币价格不断的升高。从而导致近年入市新品价格高开现象的频频出现。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新品价格高开的呢?是市场行为,还是发行部门的调控?新品价格的高开对市场会将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我们又将如何抑制新品入市价格的高开呢?笔者就此发表个人看法,与业界人士商榷。

        2010年京剧脸谱1组入市价格为5200元左右,而今年京剧脸谱2组入市价格已高达8500元。另外,5盎司“彩金虎币”入市时不到10万元。相反,5盎司“彩金兔币”入市价格竟高达220000元。再如,2011“西安园艺博览会”加字熊猫金银币开盘就高达9000多元。与此同时,刚刚发行的“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尚未大面积铺货。其期货价格已开到了8000元,单银币竟高达1600元。目前市场价为金银套币8800元、银币1550元。通过以上部分新品和次新品的价格表现我们看到:入市新品价格高开,可谓已经屡见不鲜。因何出现此现象,笔者认为其原因源于以下几方面:
贵金属纪念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1、原材料价的上涨:国际黄金原料价格刷新历史记录,突破每盎司1760美元(国内金价每克人民币330元)的关口。国内银价也从去年的每克人民币3元上涨至8.6元。贵金属原料的上涨造成了贵金属纪念币制造成本的提高,从而影响到其市场的价格及走势。

        2、金融通货的膨胀:据有关报道,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基本上是物价普遍上涨;

        (2)食品价格的涨幅远远大于其他类商品,而且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与其他各类商品价格涨幅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3)资产价格飞涨引人注目。

        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促使贵金属纪念币价格上涨。

        3、供需关系的变化:已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经过了市场的不断消化,市场原有数量减少;供大于求的局面向求大于供的局面发展。这种供需关系的变化铸成了市场价格提升有关因素。

        4、投资回报的实现: 收藏投资者以往所购买的贵金属纪念币,在目前市场价格下实现了价值翻番。这种投资回报无疑增强和提高了他们对后市贵金属纪念币收藏和投资的欲望以及信心。这种现象对贵金属纪念币升值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币市新品入市价格出现高开的原因

        1、前市场升值影响:从2001年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来看其现今的市场价格,除极个别题材外,大部分题材已在原来的市场价格基础上实现了翻倍,甚者达到数倍。前者价格的翻倍,带动了市场需求的加大,经销机构信心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促使今年已发行项目的销售价格上涨。这也新品入,市价格能频频的高开原因所在。

        2、前发行项目标杆作用: 由于前期发行的项目已在原有销售价格的基础上提升了两倍或以上。而从贵金属纪念币发行与定价的情况看,前期项目价格往往是后期项目销售价格的重要依据。因此,前期项目的市场价格对后期项目的销售价格起到了标杆作用。同时,也给后面入市新品的价格高开提供了依据。

        3、前发行项目延续作用:部分贵金属纪念币有前后系列的延续性,在这种延续性项目中,前者的市场价格对后者的销售价格产生直接作用。例如:2011年现已发行的一盎司熊猫银币和2011年京剧脸谱第二组金银币都是分别根据2010年的一盎司熊猫银币和京剧脸谱**组的市场价格作为销售定价的参考依据。(具体价格参考下表)

 
        这种前期价格的效应,也为后面延续的入市新品价格高开现象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4、“币商”追求高利润所带来的影响:由于,“币商”从低价拿到新品货源,入市时总是把价格炒到很高,基本封闭了后市上涨空间。币商控制货源采用屯集与慢出方式,给“币市”制造虚假的货源紧张;从而达到哄抬价格的目的。也是导致入市新品价格高开的因素之一。

        5、货源分散的影响与作用:我国目前的经销体系为中国金币直属三个门店、二个中心、一个海外分公司、一百家特许经销商与一批经销商,这样庞大的销售体系,面对目前金银币配额,其数量是分布非常之散。若是碰上有主承销参与的品种和项目,则分配到销售体系的数量就更少。因此,数量的分散也是造成新品入市后价格高开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目前贵金属纪念币的市场虽然依然火爆,可是背后有否隐藏着某些危机的存在呢?其原因是,现已发行的项目销售价格已大大超出了去年同类项目的销售价格。项目的销售价格的提高,尽管受到了贵金属原料价格上涨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依据已发行项目现有的市场价格作为后项目销售定价的做法,是否妥当?是值得业内人士所需要深思的问题。而入市新品价格频频的高开,也给贵金属纪念币销售埋下隐患。假若,纵容这种做法长此存在和发展,势必将对市场的持续消费力产生极大的挑战,并且也将对贵金属纪念币本身的功能产生影响。随着项目销售价格的不断提升,项目的收藏、投资、礼品的功能将出现失衡,造成收藏和礼品功能因此而逐渐缩小,投资功能则将进一步加大。笔者认为均衡发展乃我国现阶段,贵金属纪念币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建议发行机构对贵金属纪念币数量进行扩容,并且加强对经销商销售的价格管理。只有调控好贵金属纪念币市场价格与销售价格,才能确保该事业能健康、有序的发展。

(供稿: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