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翡翠文化产业高峰论坛在深举行

1970-01-01 08:00 作者:kf1 文章来源: 点击:
      目前炙手可热的翡翠市场上投机成分占几何?如今的产品开发是否真正体现了“国玉”的文化价值?5月15日下午,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届全球“翡翠国学文化产业高峰论坛”上,业内外专家汇聚一堂,以翡翠文化渊源和发展方向为主线,集中讨论中国乃至世界翡翠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作为一种产业的发展前景。
      原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解思忠,深圳市黄金珠宝*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许锦池,国际知名珠宝翡翠鉴定专家欧阳秋眉,知名专栏作家、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杨锦麟,香港玉器商会会长、兆麟翡翠珠宝公司董事长陈国民等知名学者、专家以及200多名银行界、珠宝业内人士出席了论坛。论坛特邀时事评论家、资深媒体人曹景行主持。
      论坛上,各位专家代表针对近几年翡翠玉石行业“发烧”,“疯狂的石头”不断上演的行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深圳明金海集团公司董事长倪汉明*先致辞。他表示,翡翠玉石行业提升确实已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作为一个靠文化传承推动了几千年的行业,翡翠玉石行业的未来肯定要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显现。此次论坛,希望借文博会的契机,与各位文化学者、专家、业界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陈国民针对翡翠为何值高价,何种力量让大家把眼光和资金都投到翡翠玉石上等问题作了分析。他表示,翡翠雕件除了翡翠本身的价值,还包括雕刻大师的工艺等诸多附加值。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包括2007年金融风暴期间,翡翠的价格一直都在涨。同时,他提出应结合中国的玉石文化,增强翡翠的创意性。
      欧阳秋眉就翡翠原石越来越稀少的形势,主张“精湛的创意和雕工,可以补足材质的缺陷,一样可以造就精品,在珍贵原料日益减少的形势下,这应该是趋势”。
      许锦池从分析黄金珠宝投资市场的成长过程谈到翡翠的市场前景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他说,2002年**开放了黄金许可证经营以后,才有了现在珠宝业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深圳已有2000多家珠宝企业做加工和生产,占*70%至80%的份额。从一片黄,一片白,到今天五彩缤纷的市场,是国力增长的体现,同时圈外非内行的大买家不理性追涨,也造就了翡翠市场价格的疯狂。他强调,翡翠市场需要培育,而非靠抄作。中国的市场非常庞大,个人不希望消费者追高。并指出,由于深圳珠宝产业发展的历史比较短,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是产业升级的瓶颈。珠宝*饰应与国学结合,提高珠宝*饰文化的底蕴,才能真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杨锦麟从与玉有关的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对玉石文化进行分析。他说,包括三星堆玉石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的发现及产生的重要影响,说明玉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历史悠久。他指出,目前的珠宝行业关键是缺乏设计人才,在上世纪80年代一片黄的时候,大部分雕件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尽管其原料**,但在制作方面比较落后,不能表现**的精气神。因此他呼吁,如果代表**魂魄和精气神的玉石,被更多的商品抄作,我们的国学也面临新的瓶颈和考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玉石文化传承将容易产生断层(这个断层并非指玉石的断层而是文化的断层)。
      曹景行*后总结说,“什么时候玉器的价值不再只是看看它的原料有多贵,而是同时也能从爱玉赏玉的角度欣赏其中的文化价值,我们今天的论坛就算尽到了一点力量”。
      本此论坛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宝安区文产办主办,西部国际珠宝城承办,是本届文博会的*届“翡翠文化艺术节”系列专项活动之一。据悉,“翡翠文化艺术节”全部活动均为公益性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