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诚信难题
1970-01-01 08:00
作者:kf9
文章来源:
点击:
珠宝玉石*饰,璀璨夺目、价格不菲,备受人们喜爱。然而,近日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我省2010年第四季度珠宝玉石*饰商品抽检结果,却让消费者难以放心。在长沙、湘潭等11市(州)及20个县(市、区),抽检的85个经销单位的148件贵金属珠宝玉石*饰商品,合格率仅为61.5%——
珠宝行业年产值突破150亿,成为我省第三大消费产业
珠宝在一个**的普及程度,是衡量这个**经济发达水平、文化素质以及人民生活水准的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封闭多年的珠宝*饰市场适时而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催生了人们对珠宝*饰的购买欲望,国内珠宝*饰的消费热度急速升温。中国珠宝玉石*饰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黄金珠宝玉石销售总额已超过2500亿元,同比增长15%。
我省的珠宝玉石消费实力更是不容小觑。统计显示,国内珠宝市场营业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而我省每年的增幅高达40%。2009年,我省珠宝玉石*饰行业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10年,该行业年产值跨上150亿元的新台阶。可以说,继住房、汽车消费之后,珠宝玉石*饰行业已成为我省的第三大消费产业。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珠宝玉石*饰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省工商局消保处处长伍作法认为,罕见的增长速度,显示出我省珠宝玉石*饰行业消费潜力巨大,市场前景乐观。
省珠宝玉石*饰观赏石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新国称,以前珠宝玉石*饰几乎等同于**,而现在很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湖南人非常注重生活品质,追求前卫消费,并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这些因素都将促进我省珠宝玉石*饰行业更快发展。
据悉,在我省各类珠宝玉石*饰的消费中,贵金属的消费量排**位,包括黄金、铂金、K金、白银、钯金等。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镶嵌类宝石和玉器。镶嵌类宝石包括钻石和各类宝石,玉器主要包括翡翠、和田玉等。
标识不清、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虚高标价,误导、坑害消费者
在珠宝*饰市场发展大好的形势下,商品质量却难以得到保障,消费者忧心忡忡。
一些非正规销售场所是衍生珠宝消费问题的“重灾区”。此次珠宝玉石*饰商品的抽检合格率仅6成,原因之一是此次抽检是专门针对存在消费隐患的珠宝市场,抽检单位集中在县市级的经销单位、旅游景点以及跳蚤市场。
省黄金宝玉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常务副站长曾少乾介绍,6成的合格率并不代表全省的情况,这次抽检集中在诚信问题较突出的经营户,目的在于加强整顿力度,引起社会关注。
曾少乾谈到,珠宝消费市场鱼龙混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少不诚信商家挖空心思,使用各种隐蔽手段误导、坑害消费者。数据显示,2010年,省工商系统12315机构和省消委系统共受理珠宝玉石*饰方面的投诉、举报、咨询达935件,主要涉及黄金*饰、铂金*饰、白银*饰、合金*饰、天然宝石、天然玉石、人工宝石等种类。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也不必为此过度担心。在大型百货商店、专卖店购买的珠宝玉石*饰的合格率都非常高,基本不存在欺骗消费者的情况。
伍作法介绍,不诚信经营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是标识不清。按**规定,金、银、铂等贵金属*饰制品,都应在其制品上打印数字和字母,同时在商品标签上用汉字标出规范名称、成分含量及特殊处理工艺。在处理工艺方面,凡人工制作的珠宝玉石必须在名称前标明制作方式。如:人造绿钻石、合成祖母绿、再造琥珀等
第二是以假乱真。如以“水钻”仿冒红宝石,以“水晶玻璃”仿冒水晶,以“托帕石”冒充蓝宝石,以“马来玉”冒充翡翠,以普通钻石冒充“南洋钻石”等。
第三是以次充好。珠宝界为了追求至善至美的效果,创造了许多改善天然珠宝缺陷的高超技法,如辐照、酸浸、注胶、炝色等。但如果不向消费者明示是否经过处理,即为以次充好。例如翡翠以B、C货冒充A货,或经过辐照变色或染色的珍珠等。
第四是漏填发票。有些珠宝商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故意漏掉一些关键词语,为日后对付消费者维权时埋下“伏笔”。如笼统地写珍珠、翡翠、蓝宝石,而不按国际标准写上规范名称,也不写清质量级别。
第五是虚高标价。旅游商店因高额回扣的原因,往往虚高标价,因此常有消费者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到价值仅为几百元的东西。其实,珠宝已是交易全球化的商品,正常情况下各地的价格相差不会太悬殊。
构建行政、舆论、行业“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合力破解诚信难题
面对珠宝玉石*饰行业存在的种种诚信问题,如何规范行业诚信经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3月7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湖南日报社、省珠宝玉石观赏石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珠宝玉石*饰商品质量检测结果通报会。会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协会和企业的代表汇聚一堂,互相探讨和交流,大家提出了构建行政监管、舆论监督、行业自律“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设想。
现场,长沙水晶坊、长沙芙蓉金饰、湘潭安国珠宝等一批经销商和张万福、周大福、老凤祥等十多家生产企业,共同签署了诚信宣言。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执行**标准;坚持诚信经营,确保公平竞争;强化产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权益,履行企业职责。
行政主管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伍作法介绍,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经常开展不定期的专项市场整顿及检测活动,加强产品监测和投诉处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组织珠宝玉石*饰行业经营人员的素质培训。
在珠宝商店中销售的珠宝玉石*饰商品一律要求备有鉴定证书。“该鉴定证书是有资质的专业机构的权威认证,力求做到一物一证,保证消费者放心购买。”陈新国说。
陈新国告诉记者,省珠宝玉石*饰观赏石行业协会目前正在启动珠宝玉石*饰行业职业资格培训。资格培训对象包括珠宝*饰评估师、珠宝*饰营业员和贵金属*饰、钻石、宝玉石检验师。培训后?统一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相应职业证书的考试,考试合格后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核发职业资格证书。将来,没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检验及经营人员不能上岗。若无证上岗,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