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 第十二届香港珠宝设计比赛今天公布得奖结果,颁发公开组及学生组共七个奖项,并公布第28届香港国际珠宝展详情。今届的香港珠宝设计比赛以“春之颂”为主题,得奖作品将于3月4日(下周五)开幕的香港贸发局香港国际珠宝展中展出。
香港国际珠宝展 展商數目冠歷届
香港国际珠宝展将于3月4至8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今年吸引了超过2,800家來自46个**及地区的參展商參加,參展商數目比上届上升了9%,打破歷届纪錄。以珠宝设计著称国际的意大利是今届国际珠宝展的“伙伴**”。展览设立17个地区展馆,包括:巴西、中国内地、哥倫比亚、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马來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西班牙、斯里蘭卡、台湾、泰国、土耳其及美国。另外更有7个由业界组织主办的团体展馆。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于记者会上表示:“香港是继意大利、美国和瑞士之后全球第四大的珠宝*饰出口地。2010年香港贵金属,珍珠及珠宝*饰的出口总值达346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加上内地对珠宝*饰的需求殷切,为业界造就了商机。”
展览期间将会举行约二十项特别活动,包括研讨会、珠宝汇演、拍卖会及交流酒会。三项享誉国际的珠宝拍卖会包括Paspaley 南洋珍珠拍卖会(3月2至4日)、Alrosa钻石拍卖会(3月4至7日) 以及Robert Wan大溪地珍珠拍卖会(3月6至7日)亦将在会场举行。
展会另一焦点是“国际珠宝设计大奖2011”,这个国际设计大奖旨在表扬精英中之精英,提供一个平台予來自世界各地珠宝设计比赛的**得主交流设计经验,并角逐珠宝设计的**殊荣 —“**中之**”。香港贸易发展局珠宝业咨询委员会2010/2011暨香港国际珠宝展筹备委员会2011主席马墉宜表示:“大会今届共收到超过100份來自21个**及地区的作品,7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评判就作品的艺术创意、手工艺质量及整体美感以作出评审。”得奖作品将在展览期间展览厅1A内展示。此外,“第八届国际南洋珠*饰设计比赛”的得奖作品亦会于展览厅1D大堂展示。
香港珠宝设计比赛由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贸发局)、香港珠石玉器金银*饰业商会、香港珠宝玉石厂商会、香港珠宝制造业厂商会及香港钻石总会合办,举办目的是提升香港珠宝*饰设计水平,鼓勵新颖的创作意念,并向国际买家推广香港珠宝*饰。评判团以作品的创意、美感及工艺、市场销售能力、佩戴性及切合主题评分,选出优胜作品。今届比赛以“春之颂”为主题,分为公开组及学生组,今届比赛共收到超过370份參赛作品,公开组三个大奖得主为郑陈曼芝(作品名称“春之活力”)、列嘉敏(作品名称“蝶影”)及羅意倩 (作品名称“种子”)。郑陈曼芝的“春之活力”同时获得工艺技术奖。
公开组大奖得主郑陈曼芝,拥有13年的珠宝设计经验,现为志領珠宝有限公司的珠宝设计师,她表示,“春之活力”的设计靈感源于早前旱灾的报导。手镯的设计是把银烧焊至爆裂,造成不规则的裂纹,再加上不规则形狀的珍珠,喻意从天而降的水花。她指出,由于烧焊银技术需要精湛技术,制作时需反复试验才可做到现有效果,该作品同时获得工艺技术奖。
另一位大奖得主列嘉敏,赞助公司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其作品“蝶影”是一只珠宝手表,用蝴蝶的概念喻意“时光一去不復返,如蝴蝶拍翼飞过,想提醒人要珍惜时间”;大奖得主羅意倩,赞助公司必得利珠宝有限公司,把种子萌芽的形象与戒指融合。
大奖得主将获港日经济合作委员会赞助前往日本,參加Hiko Mizuno College of Jewellery举办为期五天的珠宝设计课程。
学生组**由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惠利分校)的姚凯麟夺得,作品名称“舞者”;亚军由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持续进修学院的布婉冰夺得,作品名称“无限春光在险峰”;季军由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的劉雯婷夺得,作品名称“川流不息”。
学生组**得主姚凯麟,现就讀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李惠利分校)三年级,主修珠宝设计,其參赛作品“舞者”运用了水母的翩翩形象,展示春天的活力。对于**次參赛便获**,他表示喜出望外,亦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以上得奖作品均会于3月4-8日举行的第28届香港国际珠宝展上展出 (展览厅1E大堂),向国际买家展示本地的设计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