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国际上金银价格的变化等,目前这些打金店的生意并不好做。很多打金店想办法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从专职打金转向多种经营。
日进斗金日子一去不复返
“我们开业的时候正是打金生意*鼎盛的时期。”朱师傅是浙江临海白水洋人,1996年之后,他和妻子开始经营打金店。回忆起往事,朱师傅原本疲倦的脸上现出了一丝兴奋,“那时候我们每天早上8时开门,一直做到晚上9时,顾客络绎不绝,生意非常好。”据朱师傅介绍,那时候他们店铺主要的业务就是打金,有些顾客直接购买金饰,更多的顾客拿来旧金饰要求重新加工。
“在1996年,店铺每天*少可赚近200元。生意好的时候,一单大生意就有几百元进账。”据朱师傅回忆,他曾经为一个老板打过一条400多克的金项链,按照现在的金价计算,这条金项链的价格*少在10万元。当时的打金行业,可以说是一个“金行业”,许多人靠从事这个行业富裕了起来,“打金街”的名气越来越大,如椒江的银河商城、临海的塘头路几乎垄断了当地的打金业务。
在打金店较为集中的临海塘头路,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然有20多家大大小小的打金店铺。知情的老板说:“这还不算多,因为生意难做,去年已有四五家关掉了铺子,传统的打金店正面临着行业洗牌。”
“珠宝店越来越多,装修一家比一家豪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传统的黄金保值,逐渐转变为一种时尚追求和审美需求,这趋势让打金业难以应对。”朱师傅介绍,各个城区*繁华的街道和商场是珠宝店*集中的地方,其中珠宝店的柜台摆设有一个共同点:黄金*饰所占空间仅为1/3,而以白金、K金、钻戒居多,以前的黄金*饰已被时下的白金钻戒取而代之了。
无论是规模,还是*饰的款式、做工,传统的打金店都已无法与珠宝店相比拟。
打金铺都变成*饰铺
“ 不管发展到什么时代,人们对*饰的追求,是永远不变的。”在临海的方泰金银店里,朱师傅告诉记者,随着手工打金生意的日渐萧条,他不得不想办法转变自己的经营方式,从专职打金转向多种经营。
在朱师傅的店铺里,已经基本看不到金饰的影子了,取而代之摆放在柜子里的是各类银*饰、水晶、玉石、珍珠等*饰。“现在来打金的人不多了,人们更喜欢经济实惠一点的银饰和玉石。”朱师傅调侃地说,“打金铺都变成*饰铺了。”对于将来的发展,朱师傅表示,现在的很多市民都追求*饰的新颖、时尚,因此该店在做工和款式上苦下功夫,不定期地调整流行款式。
【感言】 随着黄金市场的进一步放开,黄金价格已完全透明,靠赚取手工费生存的打金店的日子会更加难熬 ;曾经的“金行业”如今早已经风光不再。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每家打金店都各具特色,有不同的花样款式、不同的师傅手艺供顾客挑选,这或许是打金店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