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1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牵头,联合世界白银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中国珠宝*饰行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在福建省厦门市盛大召开。来自海内外的460余名代表注册参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会议新高,会议盛况空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金银分会会长王健先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潘文举先生,世界白银协会主席 Mr.Geoff Burns 等领导,以及粤豪珠宝总裁周德奋先生等企业家出席大会。
本次年会围绕“新科技 新应用 新金融 新理念 新投资”五大主题进行,并针对市场关注的宏观经济形势与产业政策、白银在新兴产业的应用、白银投资及金融属性演变和白银市场分析与展望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举行了《世界白银年鉴2012》(中文版)中国*发式。

粤豪总裁周德奋发表专题报告
会上,粤豪珠宝总裁周德奋就《国内白银*饰与白银制品市场概况》这一主题作专题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白银*饰与制品的历史演变、目前国内白银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白银饰品、白银用品的市场大势和未来走向做出了评估和预测。
以下为粤豪珠宝总裁周德奋先生在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白银年会”上的报告:
国内白银*饰与白银制品市场概况
历史上的白银饰品与白银制品的发展
从货币到民间应用:白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方面,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使用银锭作为积累财富的贵金属。宋朝开始发行银票,可以兑换成银两。到了元代,银锭被制作成像船或鞋的形状,成为“元宝”。到明代白银已货币化,中国真正成为用银大国。另一方面,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外贸易顺差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以上的因素都促使了古代民间白银*饰及白银制品的普及。古代汉族人往往以银制品摆放在家中象征富裕,汉族妇女则以佩戴小件的银饰为主。
从饰品到用品以及多**的文化魅力:白银*饰是少数**妇女所喜爱的饰品。我国少数**的头饰、手饰以及足饰,以银为主,同时还有金、铜、锡等金属,玉、松石、珊瑚等非金属材料也常用。银制头饰在古代占有重要地位。从少数**中,有羌族的发簪,傣族的银钗,苗族的水牛角形的银冠。少数**银饰新颖、独到的设计和做工考究的款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
与精神诉求的紧密结合:银饰几千年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因为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文化艺术源流关系。避邪、纳福、求吉,是银饰艺术主要的文化内涵。人们在用银饰装扮生活的同时,通过谐音、隐喻、寓意等手法,将祈福纳祥的主题进行含蓄地表达,充分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拜敬畏。
目前国内白银饰品和用品的市场状况
市场一片繁荣:源头上,无论是以深圳水贝为代表专业的珠宝批发市场,还是以义乌为代表的专业饰品批发市场,白银饰品和白银制品均琳琅满目。在终端,无论是**的商场还是接近人们生活的卖场,甚至在街边地摊,银饰品、银制品依然随处可见。银制品的终端市场无需培养和教育,白银金属单价较低,经营门槛也就相对较低,所以无论从经营层面还是市场消费认同层面,白银饰品和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着相对繁荣的状态。
本土企业没有形成*竞争力:目前中国市场上,消费者购买银饰品和银制品很少会考虑*的因素,也很少有银饰品和银制品的*强势的占有着消费者的心里。比如消费者买金*饰可能*先会想到是周大福等*,但是,如果买银*饰或者银制品很难有一个*在消费者脑中即刻闪现。本土白银*饰*也为数不少,其设计沿袭传统又加进现代流行元素。源头有一些*颇具规模,但是一旦进入浩瀚的流通领域就显得微乎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