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收藏不断升温。然而,如果只将目光盯在收藏品的价格上、增值上,充其量不过是一种经营行为。真正的收藏,是把人生的闲时、闲钱、闲情糅合在一个点上,大俗而求大雅。于是,精神的境界通过物质的直观得以承载,物质的价值因丰厚的文化内涵而体现。物质和精神终得以从文明的切入口合二为一。
贾平凹先生说得好:“我们收藏物,同时也被物收藏。”是啊,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物的生命相对人类而言,要漫长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藏欲*先是一种心情欲而不是物质欲,收藏的过程本质上是放飞心情的过程。不是吗?当收藏成为对历史的诠释的时候,它也同时进行着对收藏者性格、智慧的修补———冲动的叫你冷静,偏颇的让你全面,狭窄的让你宽容。
“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收藏作为一个过程,不求永远占有,唯求曾经拥有。
收藏只唯钱不懂审美乐趣,那是很可悲的事情。著名作家刘心武曾经撰文指出:有的人“拥有一张**书画,一件古代好瓷,或者一套多年前的特种邮票,竟很少摆脱掉其‘价钱几何’的意识,难得平心静气地对其做纯粹的艺术鉴赏,所热衷的,只是‘又升值到了什么价位’的讨论。”可谓一语中的。
旧时的玩家为玩而玩,玩物丧志,玩却人生。有的为藏而藏,只藏不用,*后也只是聚聚散散,空留一柜一屋一楼而已。为探求渊源而积淀知识,为一件东西而去翻一部历史,为一个人而去寻觅一件东西,此乃收藏之旨也。
只要不是单纯的经营者,收藏之于收藏者*先便是一种精神活动,其次才是物质的诚如斯,则物质的收藏品便能通人性、聚禀性,虽掩饰而不能改也。
自古有云:“衣食足,知荣辱。”当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进一步需要的是精神和文化上的满足。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收藏升温,西风东渐,该是不可阻挡之势。于广大家庭而言,或许其收藏多少有保值增值的考虑,但其主旨定然是调剂生活,通过精神享受以满足自我心灵的需求。
话到*后,须说明的是,本文所言收藏实与将收藏作为一种投资经营的行为无涉。自然,这亦只是作为文人的我一番浅薄的理解、浪漫的揣想,但愿不会因此而误导了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