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金价水涨船高,许多市民会选择在近期抛售或典当黄金。然而,犯罪分子竟也瞅准时机从中“狸猫换太子”,实施诈骗行为。近日,闵行警方在“砺剑2025”集中清查整治行动中,破获多起抵押典当首饰的诈骗案。 2024年12月,一名男子来到位于闵行的一家典当行,声称有黄金需要典当,在询问金价后他将脖子上的项链摘下,经称重确认价格为46000元。同时,店员发现项链的钢印和其他加工细节有瑕疵,便怀疑材质有假,后用锉刀打磨项链的表面,发现其中竟露出银白色,遂拦住男子并报警。
店内监控画面
经讯问到案男子张某,民警发现这是一个以“金包银”为手段的诈骗团伙。该团伙混迹于本市各典当行内,以需要典当项链、手镯为由,抵押了多个假黄金饰品。
根据线索,警方迅速抓获同案嫌疑人范某、李某等3人。据交代,李某伙同范某在网络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招募张某、刘某共同参与犯罪,明确通过“金包银”首饰进行售假。4人驾车至典当行附近后,由张某或刘某进店抵押“黄金”,而范某、李某则在车内“放哨”。
涉案“金包银”首饰
连日来,张某在3家典当行共计抵押1条项链、2个镯子牟利8万余元,刘某则抵押了3条黄金项链牟利10万余元。每次交易完成后,二人可从中固定分成8000元,其余交给范某、李某。目前,4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涉案首饰的检测报告
无独有偶,闵行七宝一家奢侈品回收店的刘老板(化名)也遇到了相似骗局。据刘老板陈述,有一男子王某陆续在其店多次抵押黄金首饰。“起初对方说首饰是老婆的,等手头宽裕了再赎回。”刘老板表示,因为王某迟迟不赎回的举动,引起了他的怀疑,随即刘老板对抵押的手镯进行检测,发现竟是“金包银”。
民警调查发现,王某仅需支付400至500元的“管理费”便可从刘老板处拿到抵押款。鉴于初次抵押时,王某提供的是真黄金,所以在后续交易中,刘老板便没有仔细检测,没想到被王某“钻了空子”。
近日,在外省警方的配合下,闵行警方在江苏抓获嫌疑人王某。据交代,他在偶然间发现“金包银”能“蒙混过关”,于是先行购买“金包银”的首饰,以先抵押后赎回为理由欺骗刘老板,共牟利24700余元,已被其挥霍一空。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章来源:郴州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