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好做了,不仅仅珠宝行业,其它很多行业也是如此。
当创业变得没什么门槛的时候,企业持续发展自然变得艰难。为了生存或为了占领更多市场,企业主们也算是花样百出,“各放奇招”了。
论企业各种“生死存亡”,这当中有外部环境客观因素,也有我们自身的主观因素。比如我们喜欢模仿,甚至抄袭别人的创意乃至作品,也比如起个跟“正牌”极度雷同的名字混淆视听... ...
结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残酷,洗牌越来越有倾向性。
![]() 珠宝行业这个极度传统却不单纯的行业,因高度集中似乎更易跟风。
于是我们所见皆是,名称雷同化、产品同质化、概念相仿化、专利模糊化....这些成为家常便饭。
更无奈的是,一部分珠宝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常识不足、意识薄弱,很容易引起商标/专利侵权等行为,置企业/个人于法律边缘,严重者更是被对簿公堂名利尽毁。
可喜可贺,行业内也不乏一些企业与个人,他们高瞻远瞩、身正心明,知道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不断创新进步,也需要学会自我保护。
![]()
“十心十箭”是继“八心八箭”的57切面之后,钻石切工界的又一伟大创举,其完美切工形成的钻石火彩,一度被业界称为“迄今为止火彩*为闪耀”(据中国地质大学权威学者研究,十心十箭钻石综合亮度比标准圆钻提升至少50%)。其次十心十箭寓意十全十美也让此类钻石产品空前火爆。
十心十箭火爆市场的同时,行业内“眼红”一片,不少企业也偷偷跟风搞起了十心十箭相关产品销售,据说个别公司因此获利不少(小编不敢讲,怕打)。
从事珠宝经营,14类和35类商标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打击同类竞品的武器。那些一无商标二无专利的所谓“十心十箭”企业/产品,是时候警醒自己了,因为, 维权的来了!
![]()
(“十心十箭”的14类、35类商标注册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