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谜团:天珠到底是人造还是天成?

2016-04-02 23:22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官确先生因为多次赴青藏高原腹地工作,便对天珠产生了浓厚兴趣。八年前,他收购了一枚三眼天珠,这枚天珠形似被削平了两端尖头的枣核,褐色底纹上分布着白色圆形、方形、线段等多种几何图案。因为年代久远,在20倍带灯光的放大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枚天珠上有明显的类似英文字母“U”的纹路,官确说这就是风化纹。因为喜欢三眼天珠的美好寓意,他一直把这枚珠子挂在脖子上。官确说,天珠*早的汉文典籍记录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出自1300年前的《新唐书》中就记载着高原上的人们喜欢佩戴天珠,而且天珠价值很高的情况:曰“妇人辫发,戴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而天珠的藏语发音为“思”,意为美好、威德、财富。据考证,“瑟”便是“思”。

 
  身世之谜
 
  天珠又称“天眼珠”,主要出自中国、不丹等**,是一种成分为玉质及玛瑙的有机宝石,人们将天珠称为“天降石”,在民间流传着诸多富有神秘色彩的传说。有专家猜想,大约4000年前一颗巨大的火星陨石撞击到喜马拉雅山域,撞击力加上高温混合在玛瑙矿内,致使岩矿熔化、崩炸、散落,在飞奔的过程中受到大气流的影响,产生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将火星陨石等宇宙成分与喜马拉雅山玉髓玛瑙矿石融合,形成圆柱体,这些圆柱体碎石内含有14种火星的元素,从而形成了一种硬度极高的有机宝石。也有传说,*早的天然天珠是由海螺化石打磨而成,后来由于化石稀缺,高原上的人们开始采用一种含玉质及玛瑙成分的沉积岩打磨天珠。官确提出自己对这个猜想的质疑,他认为这种说法未必成立——因为人类至今尚未深入探测火星的组成成分,太阳系行星有太多的共有元素,除非发现了地球所有基本元素表之外的元素种类。
 
  官确说,在关于天珠起源中有很多美丽的传说,这些传说,都被赋予神秘色彩。有“虫化石”的传说:说天珠前身是一种生活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小虫,有缘之人一旦发现它,须马上抓起地上的沙石撒向虫身,就能够令它固化变成天珠;动作稍慢,小虫便无影无踪。有“天降石”的传说:说天珠是天上神仙的饰物,因为有了点瑕疵,被神仙抛撒到人间,恩施于黎民百姓,谁有幸捡拾到,就会得到众神的护佑,逢凶化吉。
 
  官确说,天珠的身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会是个谜。因为迄今为止,在专业的科研考证中,仍然没有发现制作天珠的遗址,没有发现如何制作天珠的文字记载,没有制作天珠的传承。天珠在何时、何地、何人,用何方法制作,至今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和依据。
 
  天珠可入药
 
  官确说,天珠一般分为至纯天珠、冲天珠两类。至纯天珠包括1到12眼天珠、莲花天珠、宝瓶天珠、虎牙天珠、特殊图腾天珠等。冲天珠包括:羊眼天珠、寿珠、水珠、各类线珠、硅化木天珠等。至纯天珠多为乳白色不透明的玉髓质地,也有些是玛瑙石髓质地,将它们经过多次白化后,再上白色与黑色图腾,就制成了至纯天珠,采用的是古代的一种镶蚀工艺,但是究竟如何镶蚀,就不得而知了。官确的猜测是用碱水等涂在整块玛瑙上,加热使之白化,根据图案设计涂上硝酸铜、配好的药汁,然后再加热变成黑色图案,再经特别抛光。大部分至纯天珠经历了数千年,颜色渗透在珠体内,图案依然对比鲜明。官确查两位天珠研究专家德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书籍中,明确地写道:“就加工技术而言,藏族瑟珠是蚀刻玛瑙珠一种。”也就是说,天珠是采用天然玛瑙玉髓为原料,人工填入各种药物加工出各种纹饰而成,是一种“天人合一珠”。官确说,自己曾经看到北京某医院一位医生,每次用残损天珠入药时,不是简单地把天珠磨成粉末,而是先消毒一两天时间,把黑白分明的珠子颜色淡化,再用特殊药水泡,两三天后珠子化成了黏稠状的物质,天珠便可以配入其他药物中。对方虽然秘而不宣制作原理,但是这种逆向过程,是否意味着可以破解古天珠的制作之谜。
 
  “眼”越多价越高
 
  在官确的天珠藏品中,图案除了有不同的眼,还有类似宝瓶、莲花、虎齿、线珠等图案,每种图案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神奇功效。
 
  官确说,在有眼的图案中,有“1眼”到“12眼”之分,对于“眼”有不同的说法。通常天珠的眼数越多,天珠的价格越高,但是在众多的天珠中,属九眼天珠*贵,其次是五眼天珠。不仅是因为“九眼”的很稀少,还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九”具有尊贵之意。九眼天珠被视为“天珠之王”。天珠的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一直在攀升,天珠收藏的门槛比起十年前高了很多,在北京翰海201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推出天珠专场,一件“十二眼天珠”以184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天珠拍卖价纪录。也更激发了天珠收藏热,近年来收藏天珠的人数明显增加。为此官确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了有关天珠收藏与研究的书籍,得到了藏友的欢迎。对于天珠价格的飚升,官确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至纯天珠的稀少,由于藏族特殊的风俗文化,天珠基本上属于传世品,数量相当有限,据统计,目前存世的至纯天珠也就是几万颗。
 
  假天珠对人体有害
 
  确说,真假天珠的价格悬殊,因此收藏天珠,需要了解一些天珠的鉴别知识。鉴别天珠可以从珠型、图腾、渗色、孔洞、石质、风化、皮壳等方面,综合判断。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天珠绝大部分是仿制的,一般先用含铅的涂料在玛瑙上画上图案,再经高温烧制而成。可以从质地上区分,天珠的颜色通常可以分为乳白色、黑色、棕色、红色及淡绿色五种,其中以乳白色质地**;在光泽上,天珠表面由于年代久远导致自然风化而形成较不平滑、反射光紊乱的现象,用肉眼观察表面似涂一层油脂;真天珠上长出的风化纹,数量、大小、深浅和形状不一,疏落有致。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看出,风化纹从真品内部长出,呈“U”状,仿制的风化纹犹如用刀子在叶子上划一刀一样,沟槽横截面呈“V”状;此外,有的天珠上会有朱砂点,朱砂点是一种红色斑点,从里到外自然生长在天珠的珠体上。
 
  官确说有一种假“天珠”制作过程,是在从巴西、乌拉圭进口的灰白玛瑙作原料,切割、打磨出天珠的形状,再在化学药剂里浸泡,然后高温加热变色而成。佩戴这种用化学原料炮制出来的“天珠”,对人体有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