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市场 泛材质掀“革命风潮”

2016-02-19 17:17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日新闻“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国际化趋势明显,东西方文化差异减小。我国珠宝*饰市场中,黄金、铂金和五大宝石“三足鼎立”之势发生了变化:非贵金属迅速上位,半宝石异军突起,玉器的百姓关注度不断提升。

 
        21世纪,珠宝已经成为老百姓继住房、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消费产业。珠宝在一个**的普及程度,是衡量这个**经济发达水平、文化素质及人民生活水准的标志之一。
 
        随着珠宝、玉石市场人气日渐高涨,2011年,中国珠宝的国内销售总额达到3800亿元,比2010年至少增长了15%以上,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然而,近两年来,受累于国际金价大幅下挫、市场严重过剩的危机、产业转型升级的乏力等因素,2014年中国珠宝*饰市场销售额或创下10年来**增长率,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被打破。不过,在民众消费能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暂时“遇冷”的中国珠宝*饰消费市场依然展现出诱人的前景,不同品类、不同品种的珠宝产品冷热不均。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银*饰一直是人们追逐的对象,“满城尽是黄金甲”的黄金时代不言而喻。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低迷,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珠宝*饰的材质不再仅仅局限于贵金属、高级宝石等稀有材质之中,新金属,人造宝石等,都为“十二五”期间的珠宝*饰界掀起一阵新的革命风潮。
 
        在传统*饰设计里,黄金和铂金占了*重要的位置。黄金产品对整体珠宝消费的贡献比率上,中国仅位居印度之后,占据了52%的珠宝市场份额,可以说黄金在中国珠宝文化中的地位很难撼动。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曾表示:“伴随着全球黄金*饰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黄金*饰产业发展*快的**之一。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的黄金饰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并且显示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然而,物以稀为贵,金价的不断上涨,迫使很多珠宝设计师们在设计珠宝时不得不调整、减少使用贵金属的比例,甚至干脆使用新金属来代替贵金属。如今,贵金属的使用已经渐渐从时尚*饰中悄然隐去,不再受到贵金属的价格影响。设计师们反而能在新金属的设计上使用更多新的材质,做出来的混搭效果趣味十足,这样的金属设计,一反过去严肃传统的外表,变得活泼俏皮。
 
        此外,一些从前只用于工业的金属也加入珠宝*饰市场。钛金属的外表与钢相似,具有银灰光泽,与生俱来的特点就是硬度高、强度高、密度小、熔点高,重量仅相当于18K金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并且价格也相对低廉。钛本是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材等高科技领域的材料,如今也成为制作珠宝材质的一种。
 
        总体来说,“十二五”期间,随着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国际化趋势明显,东西方文化差异减小,我国珠宝*饰市场,黄金、铂金和五大宝石“三足鼎立”之势发生了变化:足金*饰日趋衰退,K金、钛等非贵金属需求日趋上升,消费观念也多从保值、财富、成功转化为时尚、装饰的概念,有机宝石、彩宝等半宝石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