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哈质检院半年千人“鉴宝”近三成珠宝存在问题

2015-07-06 10:23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今日新闻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在今年上半年,共有千余名消费者前来检测金银珠宝*饰,送检的消费者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二成。据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金银珠宝检验部主任房大民介绍说,送检的金银珠宝*饰中有近三成存在问题。

 
  哈市市民李女士喜欢和田玉,去年去外地旅游时她看好一款售价8600元的和田玉羊脂白玉牌吊坠,李女士跟店家一番讨价还价后,以5000元购买了这款和田玉吊坠,之后一直贴身佩戴,视若珍宝。今年3月,李女士发觉佩戴了近一年的吊坠没有什么变化,就将吊坠送到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和田玉吊坠是玻璃制品。
 
  对此,房大民介绍说,近两年质检部门检测出的和田玉仿制品数量逐渐增多,多为玻璃仿制品。许多仿制品以假乱真的程度只有依靠专业的仪器检测才能甄别。和田玉的种类繁多,目前市民送来检测的和田玉以和田白玉、和田碧玉及和田青玉为主,而传统的看颜色、听声音等鉴别方法只能由极有经验的行家来操作,普通顾客**到正规的玉器店购买。
 
  哈市市民陈女士十年前在珠宝展会上花近万元购买了一枚老坑种满绿翡翠扳指,当时商家称扳指的材质是天然翡翠,保真。陈女士当时看到:扳指水头好、通体满绿、翠色纯正,就花了9200元买下了。十年间,陈女士几乎天天都佩戴这个扳指,爱不释手。今年5月,别人不小心将该扳指掉在地上,扳指上出现了裂纹,因为涉及赔偿,陈女士将扳指送到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结果为“翡翠(处理)”。检测人员讲,这个扳指不是**翡翠,是翡翠B货经化学工艺加工而成。
 
  房大民介绍,市面上的翡翠饰品主要分为A、B、C三类。A类是只经过物理雕刻加工的天然翡翠,颜色亮度好,价格也较高;B类翡翠经过酸浸泡、注胶等化学方法处理,去掉了翡翠中的杂质,增加了透明度,使原本极差的翡翠变得干净通透;C类是*差的品级,这种翡翠颜色暗淡经过化学处理后可变颜色。陈女士的扳指检测证书上有“翡翠(处理)”字样,说明这饰品是翡翠的,可是并不是天然翡翠,而是经过加工的。
 
  消费者无论是否懂得挑选金银珠宝饰品,在购买时都要看商品是否有检测证书。如果商家没有检测证书,可要求商家将商品送到正规的检测部门检测,消费者看到检测证书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消费者**选择有CMA(实验室计量认证)、CAL(质量检验机构审查认可)、CANS(**实验室认可)“三标合一”的商品。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拿到证书后先要看证书上的商品照片和购买的商品是否一致,然后再到检测证书提供的网址进行网上验证,如果网上查不到的话也可以打电话查询。有些证书上有网站查询的或是可以短信查询的编号,如果物品是真品,输入编号则可以查询到消费者所购买的这一款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