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知识】玉雕中的“蝉意”:美玉成蝉声自远

2015-06-29 17:42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珠宝知识盛夏炎暑,蝉声悠悠。古人以为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有“饱而不食者蝉也”之说。正因为这份脱俗,蝉在古人心中代表着高雅,是清高、廉洁的代名词。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在玉器雕刻领域,蝉也是*为常见的题材之一,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玉蝉”的身影。

 
和田白玉蝉挂件
 
  古人特别注重玉蝉的分别,讲究“以生为佩,以死为含”。古代玉蝉按用途分为唅蝉、佩蝉、冠蝉三种。唅蝉,即含在口中随葬的玉蝉,一般刀工简单,无穿眼;佩蝉则是用来当作佩饰的玉蝉,顶部有眼,以便于佩戴;冠蝉就是镶嵌在帽子上的饰物,也无穿眼。
 
  汉代之前,中国已开始流行“厚葬”,人们认为在棺椁里放上玉器,就能防止灵魂出窍,并以此借蝉的羽化来比喻人能重生。当时,达官贵人死后,入葬时大多手握玉猪,身穿金缕玉衣,口中含着玉蝉。这便是唅蝉的来历和用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赋予了玉蝉更多的含义。于是,一些人以一枚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或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来为自己祈福增寿带来运气,这便是“佩蝉”。另外,权贵们还将玉蝉装饰于头冠之上,成为权势与地位的象征,“冠蝉”因此得名。
 
 和田青玉蝉挂件 
 
  现如今,玉蝉的美好寓意依然为人们所钟爱,关于蝉的玉器雕刻广受欢迎。玉蝉手把件或挂件非常普遍,尤其以蝉为题材制作的玉牌*为流行。与许多藏友一样,我喜欢玉蝉作品工整大气、画面动静相生的感觉,欣赏把玩起来,总是别具韵味。笔者曾见过一些**的玉蝉作品,雕工精良,玉质缜密细润,作者或巧用糖色俏色雕琢玉蝉高踞玉牌顶端,鼓翅而鸣,或为蝉身下雕刻一株繁枝茂叶的梧桐,似乎若有清风吹过,便会有一片树叶飘然零落。如此清雅高贵,引人陶醉。
 
  初唐虞世南的诗《蝉》中,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认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由于蝉身居高树之上,而并不是凭藉秋风,巧喻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诗句绝美,更是让玉蝉在吉祥寓意之外,又多了几分儒雅之感。
 
和田糖白玉俏色巧雕金蝉玉牌
 
  美玉本就惹人怜爱,雕成玉蝉则常有画龙点睛之妙。玉蝉中,既有玉的温润,也有蝉的清高,二者的结合堪称完美,愈发凸显典雅高贵,真可谓是“美玉成蝉声自远”—美玉在手,我仿佛听见蝉声鸣起,似在呼唤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