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市民现场学鉴定:市质监局珠宝玉石检验站开放

2015-03-29 23:23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网之今日新闻:一对玉镯,可能价值上百万,也可能是玻璃伪造的根本不值钱。如何区分真假以防上当?近日,市质监局开放贵金属及珠宝玉石检验站实验室,十余名参观者拿出自己手中的玉石请专家鉴定真假,并现场学习鉴定之术。

 

        一名男子拿出一件婴儿拳头大小的翡翠饰品,经检测是真品。该男子高兴地说,这件饰品名为多子多福,他非常喜欢。一名女子拿出一串手链,经检测是碧玺。一位市民带来送检的手镯更是让人“双眼发直”。这对镯子翠色盈盈欲滴,非常通透,好像抹一把就能抹出水一样。检测人员认为是A货翡翠。现场一些来给各自店里的珠宝开鉴定证明的珠宝经营人士,给这对镯子开出过百万元的价格。

 

        并非所有送检的珠宝都是真品。检验室陈列柜台里有三件玻璃做的假玉器,都是被“验明正身”后被送检人员当场遗弃的。将其中一件乳白色的玻璃手镯放在灯光下,手镯内显现出一个微小气泡。检验站主任李水平告诉记者,真的玉石是不会有气泡的,有气泡就说明它是玻璃。另外一件墨绿色“翡翠”手镯在灯光下虽然看不出气泡,但和真的绿翡翠吊坠一对比,假翡翠手镯的颜色显得干涩,而吊坠则越看越水灵。李水平说,真的翡翠玉石都是越看越好看,假的则越看越没感觉。

 

        凭肉眼判断不准怎么办?李水平说,珠宝玉石都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在仪器下所有材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检验室用红外光和紫外可见光照射珠宝,通过呈现出的光谱分布情况能准确地判断出受检材料的质地以及所含杂质。珠宝界内所谓的“B”货翡翠,就是人为地掺杂了胶体的翡翠;而“C”货则是染了色的翡翠,“A”货则是**的。在光谱下,翡翠的“A”、“B”、“C”身份一眼可见。

 

        李水平建议,由于珠宝造假水平越来越高,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时应当在正规场所购买并注意查验珠宝的鉴定证书。在我国,每件珠宝玉器及金银饰品都有鉴定证书,载明珠宝的名称、质量、证书编号及证书查对网址等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现造假的鉴定证书。

 

        据介绍,贵金属及珠宝玉石检验站去年一年大约检验了15万件饰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珠宝玉石,金银等贵金属较少。这些送检饰品中,逾八成是珠宝经营者为办证而送检,只有一成多饰品是市民自行送检求辨真假。在市民自行送检的饰品中,凡在正规场所购买的都是真品,私下交易的假货居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