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宝的现状: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4-07-29 16:41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中国珠宝*的生存现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香港珠宝*由于早年市场积累及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的成熟,有多方面优势,代表性的有周大福、六福等*,也是目前国内很多二、三线珠宝*学习或参照的对象。而实际上,周大福、六福等*除了自己拥有行业*的*饰设计团队外,在多地也有自己或者合作的加工厂,比如番禺、东莞等地,其加工厂对品质要求极其严格,比如生产手镯的工厂不生产戒指、做项链的工厂不做手镯,做到了专一性也保证了产量和品质要求,这种做法的背后是有周大福或六福他们庞大的销量做支持的,而国内二、三线*不具备这条件。

 
        在番禺几有个周大福和六福合作加工厂,有的拒绝接外单、有的把加工费用报到9元多,而当时深圳工厂的加工费用在3元左右,如此品质成本国内二三线珠宝*根本无法承受;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国内二、三线*受成本观念和人才培养的制约,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难度很大,其设计团队中很多*饰设计师其实不具备“设计师”专业,充其量也是个绘图员,模仿或者简单画些款式,*部门也缺乏对产品附加价值包装的专业性、缺乏对不同市场产品销售情况的调研依据,大部分闭门造车;更甚者有的直接买板抄袭。
 
        这也就是十年前就一直说的珠宝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定位和形象方面,香港*一以贯穿,而国内二、三线*朝令夕改,三到五年更换一下珠宝店装修,同时也把自己原来的形象改得面目全非,还自称是“*升级”,如此升级个两三次,自己的*也就没了定位和风格了、仅仅是个名字还是原来的。 
 
   *经营方面,不少珠宝企业主的意识里始终觉得多开一店就是发展,关闭一店就是没发展,须知“用兵者,不以一城一池得失论成败”。周大福的门店数量行业内*屈一指,于是不少人学习进行跑马圈地,实际上就连周大福也有很多失败的拓展案例。当*成熟度未达到市场发展要求时,盲目拓展只会给企业带来风险,难怪有一些企业主也感慨:如今企业融资容易、赚钱难…… 
 
   香港珠宝*相对国内二、三线*有着诸多优势,但其自身生存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周大福仅仅是靠着扩大规模来提高营业收入,但一旦金价波动或行情不好,周大福的营收就将面临风险,可见,周大福扩张愈快,现金就流出愈多,2012年的7月,周大福珠宝集团的现金实际上已出现66.5亿元负数,靠上市筹的几百亿元撑住。 
 
   即使是老凤祥珠宝这样的行业前端*,也存在销量庞大但利润不高的问题,其销售的产品中素金类产品和非素类产品比例相差悬殊。可见,再大的珠宝*也不能统吃市场蛋糕的所有部分,那么,再小的珠宝*只要能吃到自己想吃的那块,就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消费的理性化程度加大,珠宝*的生存现状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