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名钻:光明之海

1970-01-01 08:00 作者:kf1 文章来源: 点击:

    名钻光明之海的音译名称,叫做“达亚伊诺尔”,又称大莫卧儿,1958年后又改名为“光明之眼”。它的原石在17世纪初,发现于印度戈尔康达地区著名的科勒尔矿山,前面谈过的名钻柯伊诺尔(光明之山)的原石,也是在这里发现的。 

    光明之海原石的重量已不清楚,有记载说可能是787克拉,这块宝石的*可珍贵之处,是由于它是**的一块粉红色的宝石金刚石。 

    光明之海*初属于古印度南部的一个王公米尔基摩拉, 后来进贡给统治印度北部的莫卧儿皇帝杰汗沙赫了。光明之海和另外两粒也在戈尔康达地区发现的名钻沙赫及光明之山(柯伊诺尔)一起,在莫卧儿皇宫里珍藏了多年。后来经古印度工匠将它 琢磨成一粒重约300克拉的高玫瑰花形钻石。 

    在“历史名钻沙赫”节中谈到,莫卧儿皇帝杰汗沙赫被他儿子奥朗则布阴谋推翻,奥朗则布自己当了皇帝,占有了莫卧儿宫廷中的全部宝物,其中包括这粒“光明之海”。 

    法国旅行家兼珠宝商塔维密尔于1665年到印度北部游历,受到了皇帝奥朗则布的接待,并让他看了莫卧儿帝国宫殿中珍藏的宝物,其中有名钻“光明之海”、“沙赫”和“柯伊诺尔(光明之山)”。据说“光明之海”和“光明之山”都镶在皇帝的宝座上。“光明之海”为粉红色;“光明之山”为淡蓝色,而“沙赫”则是淡黄色。 

    公元1739年,波斯国王纳狄尔沙赫串大军攻入莫卧儿帝国*都德里,名钻“光明之海”和“沙赫”、“光明之山”一样,被当作战利品运回了波斯。自此之后,“光明之海”一直藏在波斯(今伊朗)的宫廷中。大约由于它那古老的高玫瑰花外形不美观,曾改磨过一次,重量减为176克拉。 

    1958年,当时的伊朗国王巴列维结婚,专门请世界著名珠宝商哈里·温斯顿制作了几件*饰。其中一件是王冠,王冠正中镶了一粒巨大的粉红色钻石,重约60克拉,它是用名钻“光明之海”再次改磨而成,并且改名为“光明之眼”。在光明之眼的四周,镶了大量粉红色、蓝色、黄色和无色钻石,其中在“光明之眼”上方的重10克拉的黄色梨形钻石,也是著名珍品。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 热点图片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