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诗人梦想 立志发愤图强
![]() 1992年,李杰石在梦祥金银*饰加工车间的留影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1968年,李杰石出生在新密市来集镇苏寨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生活十分艰苦,一家6口人的生计,就指望父母下地干活挣工分。李杰石儿时总是穿着改了又改的旧衣服,甚至大冬天也只能穿着秋裤。
1980年,李杰石的父亲为改变家庭的生活状况,挖了一个手工砖窑,作为家中长子的他十分懂事,放学后就在砖窑帮忙,装窑、出窑、搬砖、烧砖……尽自己所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
每当看到父母辛勤劳作的场景,李杰石的内心都十分急切,这个聪颖的少年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要改变家里的情况,让一家人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上学时的他痴迷文学,数学考试时还在卷子上作诗。学生时代,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通过"笔杆子"来改变家庭的现状。然而,他内心清楚,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何谈"诗意"的生活呢?只有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只有成就一番事业,才能帮助更多的人。1985年,正在上高二的李杰石,为供弟弟妹妹上学,被迫无奈放弃了学业。此时的他对校园、对书本、对诗歌充满了不舍,但作为长子,他明白,他应该与父母一起扛起养家的责任。
两年过去了,李杰石和家人每日辛勤的劳作,并没让家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爷爷日渐佝偻的背影,看到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容,看到父亲微微发白的双鬓,看到弟弟妹妹们天真幼小的模样……李杰石的内心涌起阵阵酸楚。如何让家人尽快过上好日子,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陷入了沉思。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幼喜爱的诗书,给了少年巨大的精神力量。好男儿志在四方,李杰石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家乡新密,出去闯荡。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地,一切方兴未艾。1987年,19岁的李杰石背上简单的行囊,只身一人前往郑州打工。一个热爱学习、喜欢文学的小伙子,为了家人的幸福,就这样远走他乡,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