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翡翠玉石的有关业内人士今年在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产玉区的现场考察,和田籽玉已经绝产,山流水料也产量极少,市场上大量俄罗斯玉、青海玉、阿富汗玉填补空缺,消费陷阱也开始变换花样,藉此提请和田玉爱好者谨慎防范。
其一,用攀附大师来佐证品质。有些商家常以攀附知名玉雕大师来抬高所售玉器的身价,似乎攀上大师或大师雕琢的玉器就一定是高品质玉,其实不然。由于新疆和田籽料越来越少,假籽料不会因为攀上大师而改变身份,判断品质也应当紧盯玉料本身而不是看它带有多少光环。
其二,用模糊统称来掩盖品质差异。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后,青海玉就借此改称为“昆仑玉”,与同出昆仑山脉的新疆和田玉模糊概念拉近距离。
其三,用传统谓名为低玉质转移视线。近年来,和田玉市场上又出现了市民比较陌生的“痕都斯坦玉”,玉商以精细的工艺来说明这种玉有多么高贵。其实,痕都斯坦就是克什米尔地区在清乾隆时期的称谓,其所制的玉器具有伊斯兰风格,胎薄如纸,很受达官贵人的喜爱,但其材质多以阿富汗玉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