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珠子,必然要谈到珠翠。珠翠也是妇女头面中常见之物。以珠翠饰*的风气由来已久,我们从汉代傅武仲的《舞赋》中,就可以看到”珠翠的砾而照耀兮,华飞而杂纤罗”的描写。唐人李善在这句话下注释说:”珠翠,珠及翡翠也。”可见所谓”珠翠”,实际上包括珍珠和翡翠两种饰物。这是历代贵族妇女妆奁中的必备之物,百姓之家的女子,是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珠翠”一词也就成了贵妇的代称。南朝宋孝武帝《拟徐干诗》中就有”自君之出矣,珠翠暗无粒”的形容。*为深刻的是五代杜光庭所作的《富贵曲》,他从贵族妇女头上的珠翠,看到了广大劳动者的血汗,从而道出了”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的惊世之语! 北宋时,富贵之家的女子以珠翠饰*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整饬民俗,提倡节俭,在宋景佑年间,曾经将珠翠列为禁物,不准官民之家再用;后来又禁止宫廷妇女使用。一直到了宋末,禁令才渐渐松弛,宋元之际用珠翠的妇女愈益增多,至明清时则再度流行,成为贵族妇女的主要*饰。 珠翠通常和金银合制成花朵,连缀于簪钗,使用时安插在双鬓。文献资料和笔记小说中有大量反映,如《金瓶梅词话》第50回写孟玉楼服饰:”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清人王韫《淞滨琐话》记:”妾头上珠翠,计可值三千金”;叶梦珠《阅世编》在记述清代命妇闲居时所用的*饰时也说:”以予所见,则概用珠翠矣。然犹以金、银为主而装翠于上,如满冠、捧鬓、倒钗之类,皆以金银花枝为之而贴翠加珠耳”。今天,我们从传统戏剧中,还可以看到满头珠翠的贵妇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