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和田玉、钻石、翡翠等珠宝产品价格一路冲高,不少市民眼前一亮,看到了继黄金之后又一投资亮点,玉石珠宝“收藏”演变成大众消费,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收藏队伍。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据**贸易局统计,2015一季度,*重点商场钻石、翡翠类珠宝零售额同比增长61.8%。而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天一珠宝节上,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30%。随着市民黄金珠宝行业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问题也随之而来:外出旅游时花高价买回来一件珠宝,却不知道它的真假怎么办?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想知道是啥货色该找谁?珠宝玉石收藏爱好者要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宝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乱花迷人眼,收藏者和消费者又该如何理性入市、合理消费?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宁波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黄金珠宝检测中心,专访了国际珠宝鉴定师、**注册珠宝评估师、宁波市黄金珠宝协会秘书长周鉴定师。
翡翠珠宝提防“鱼目混珠”案例:
市民梁先生在逛江北某广场的珠宝展销会时,看到当时参展的玉器样式多,摊主再三保证手镯都是天然翡翠,并挂牌承诺假一赔十,于是花1800元购买了3只翡翠手镯。买回家后,梁先生始终觉得心里不踏实,便将手镯送到了宁波市质监局黄金珠宝检测中心。经过检测,三只手镯都不是天然翡翠,是经过人工注胶加色处理的假翡翠。而此时展销会早已结束,加上购买时没有向卖方索要发票,梁先生想要维权也难了。
家住鄞州区的陈女士,前几天刚从东南亚旅游回来。她拿了在那边购买的3件精美*饰,兴冲冲来到市质检院黄金珠宝检测中心让技术人员鉴定。只见这几件*饰碧绿通透,看似**珠宝。“花了我一万多元呢!”陈女士说。但是,鉴定结果却让陈女士很是懊恼。技术人员告诉她,3件*饰,两件是玻璃做的,一件是染色的石英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