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富豪赠万元珠宝?是馅饼还是陷阱?小心营销骗局连环套路!

2025-03-25 09:08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

 “钻石女神阿曼达将钻石矿奉献出来普天同庆”“世界首富母亲梅耶豪掷上亿元福利给中国的朋友们发放2000条夏日森林水晶项链”……

 
宣称的“天然钻石”“羊脂玉”“满绿翡翠”等珍贵珠宝是真的么?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揭开这些“跨国”营销骗局的连环套路
 
“个人奉献钻石矿”为百姓送福利编造虚假人设、虚构跨国情缘
 
3月14日,记者在某网络平台发现名为“唬讲泅—鼎恒珠宝集团”账号发布的一则视频,画面标注“迪拜富豪结婚了居然有这好事?给中国老百姓送福利”的宣传语。在视频中,一位自称“南非钻石女神阿曼达”的女子为了感谢中国游客对迪拜旅游业的贡献,决定将家族钻石矿奉献出来,打造“璀璨太阳花钻石项链”,让中国朋友分享她的新婚喜悦。
              
记者点击该视频中的“在线支付”按钮跳转至一个名为“香草冰拿铁”的网店。商品详情页标注着“纯银18K莫桑钻项链 售价94.99元”。记者进一步查询该网店资质发现,经营者为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瓶浩百货商行(个体工商户),于2024年6月注册成立。该店铺销量显示“已拼9.6万件”。
 
记者看到,视频中出镜的“南非钻石女神”与婚礼现场新娘的样貌不符。记者经多方查证以及检索南非社交媒体、迪拜本地新闻以及珠宝行业权威数据库,均未发现任何与“阿曼达”相关的真实人物报道。
 
视频中迪拜富豪婚礼现场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国际钻石贸易高度垄断,个人几乎不可能拥有钻石矿并随意赠送资源,视频中“个人奉献钻石矿”的行为违背常识。
 
不同“世界首富”兜售同款商品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目前多个账号已形成一套成熟的“剧本带货”运作体系如法炮制“跨国富豪送福利”剧本
 
3月18日,记者发现在账号“HKad喜虹虹日用百货”发布的视频中,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梅耶现身中国,向中国朋友赠送2000条“天然琥珀鸡油水滴项链”;另一账号“华瑞”发布的视频称,世界奢侈品教父、首富阿尔诺为感谢中国西部客户,豪掷亿元赠送“爱马仕最新款皇室级蜜蜡鸡油黄水滴项链”。
          
这两个视频分别链接至“乐彬彬百货”网店和“叁盛恬茉”网店,所售的商品均为同款“满蜜鸡油黄水滴吊坠”,售价为99元和99.99元。这两个视频除“首富”姓名不同,台词、商品、话术和价格都如出一辙。
 
另外,记者还发现,这些视频中高频出现“翡翠”“帝王绿”“天然钻石”“羊脂玉”等珍贵珠宝的名称,消费者点击购买链接后,却在商品详情页面出现谐音词、错位字符,对实际商品的介绍含糊其辞。
 
账号:“饿如”网店:“璠璠甄选商行”
 
账号“饿如”宣称新疆“和田集团”委托发放价值上万元的“羊脂玉手镯”,链接转到网店“璠璠甄选商行”,实则售卖138元的“脂白玉”仿品。
 
经核实,所谓的“和田集团”根本不存在。
 
账号:“鼓凯怎签—厂家直销”网店:“卡特甄选店”
 
账号“鼓凯怎签—厂家直销”在视频中宣称富豪老板送价值4万元的“帝王绿项链”,但在链接的网店“卡特甄选店”中,该商品标注为售价29.9元的“平安无事牌吊坠”。
 
记者查询该网店资质证照,显示“无法打开”,经营者信息成谜。“天然钻石”实为玻璃“皇室蜜蜡”实为塑料
 
记者先后在“卡特甄选店”和“叁盛恬茉”网店下单购买了“帝王绿项链”和“满蜜鸡油黄水滴吊坠”两款商品,收货时发现这两款商品均由浙江义乌发出。
 
  
3月19日,记者将“帝王绿项链”送至福州戴信珠宝首饰检测有限公司检测。检测人员告诉记者,该项链材质实为玻璃。
 
3月20日,记者将“满蜜鸡油黄水滴吊坠”送至福州特艺城鉴定。该商城泓源珠宝店的珠宝鉴定师辛经理告诉记者,该吊坠中黄色水滴状物体实为塑料,成本也就几角钱。
 
福州珠宝业资深人士闫经理向记者表示,上述视频中宣称的“万元手镯”“万元项链”,实际成本不过数十元。
这类“剧本带货”视频是如何制作的呢?资深互联网专家沙鹏成向记者揭示这类视频的技术链条商家盗用原始视频素材并输入剧本文案,由AI生成不同的剧情视频,并以“钻石女神赠钻石”“奢侈品教父赠品牌项链”等虚构情节,精准激活受众的暴富幻想。
 
这些视频刻意渲染富豪生活,再用“见面礼”“限量”“白菜价”等话术,瓦解消费者的理性防线。接着,商家采取“视频引流—跨平台交易—动态撤链”的方式,通过谐音词、错位字符,规避审核和监管。
 
福建省闽清县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盗用名人肖像编造代言事实,不仅需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因虚假宣传面临行政处罚。消费者应警惕明显违背常理的营销话术。
 
福州特艺城泓源珠宝鉴定师辛经理提醒消费者,视频中呈现的珠宝光泽多经过补光处理,与实物往往存在显著色差与质地落差,仅靠观看视频就购买翡翠、蜜蜡、绿松石等珠宝的风险较大。
 
网购珠宝要牢记四大避险法则:
一是要求商家提供权威鉴定证书,正规鉴定证书会详细标注颜色、密度、折射率等指标;
二是警惕价格明显过低的商品;
三是警惕“玉”“宝石”“五彩”等模糊表述的文字游戏;
四是优先选择拥有实体店的商家进行消费。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