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真假域名只差俩字母
近日,在北京潘家园从事珠宝玉石生意的安先生向记者反映称,7月8日,一位老年顾客带到店里几件从某处流动摊位上买来的饰品,其中两件琥珀(蜜蜡)饰品附有“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证书”。不过,安先生很快识别出,老太太带来的吊坠和手串是用塑料造出来的仿制品。
安先生说,真的蜜蜡主要成分是松树油脂,纹路呈流淌状,而这几块蜜蜡纹路呈搅动状,为塑料制成。此外,安先生还介绍,老太太买蜜蜡时附带的“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证书”也是伪造的。假的证书除了上面珠宝的图片看起来比较模糊外,扫描这些证书上的二维码跳出的网站也和官网上显示的不同。
安先生向记者提供了真假两种“北大宝石鉴定中心证书”。其中,扫描真正证书上的二维码,页面直接进入北大宝石鉴定中心官网,链接显示证书详情以及被查询次数。而扫描伪造证书上的二维码,同样进入的是一个名为“北大宝石鉴定中心”的网站,但并未显示证书详情,而是提示输入证书授权编码和验证码查询。记者尝试在该网站上输入假证书的授权编码和验证码,页面成功跳转显示证书详情。不过,记者随后在官网上输入同样的信息,查询结果显示为无。
记者注意到,扫描真证书二维码进入页面的域名为pkugac.com,而扫描假证书二维码进入的页面域名为pukgac.com,两者之间只有两个字母调换了顺序,而后者在工信部系统中无法查到相关信息。“这种情况一般是进入了山寨网站,”安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