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两极分化赝品横流 深圳古玩城该何去何从?

2016-08-05 10:26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国际珠宝网 0805日讯 深圳古玩城是目前规模**的古玩市场,而如今临街旺铺却频现招租转行告示。而今古玩市场的冷清局面在*都较为普遍,然而深圳自有其特点。专家表示,深圳的古玩市场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绝大部分民间收藏都是一些赝品或低端文物,但也不乏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收藏家。毗邻港澳,经济实力雄厚的高端藏家依托于有信誉度的拍卖行集腋成裘,有一半以上的高端藏品均是海外回流文物。

 
深圳古玩城旺铺不旺 专家:市场两极分化赝品横流
2013年文博会古玩城分会场上展示的获得天工奖的扳指,价值280万元。
 
       市场现象

       一月难开一单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罗湖区新秀路的深圳古玩城,临街G栋走廊里空空如也,占据黄金位置的店铺接连三五家均白纸黑字挂出转行招租的告示。一家店铺甩卖十五元一个的紫砂茶壶,隔壁一家则零乱堆着一些古钱币。商家大多自个喝着工夫茶、玩着手机。
 
       这里是深圳目前规模**的古玩市场,建筑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内设展馆1000多间,种类涵盖上古陶器、历代名瓷、明清家具、**字画、翡翠珠宝、木刻根雕到宝石、钱币、邮票、工艺品等多个门类。
 
       一家主营近现代瓷器的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开张了,这跟2010年前后的生意火爆相比,简直是跌到冰点了,“熟客基本上也没有再来。一个月6000元的租金在深圳已经不算贵,但是这样持续下去也不行。”不过他打算继续熬着,一屋子的物件难安置,转行不容易。
 
       即使是售卖工艺品和玉器的店也是经营惨淡。90后小李现在帮妈妈打理玉器店,他在高中毕业后又到上海找到当地玉雕师傅学了三年手艺。他妈妈主营那会儿曾经组团购买十几万元翡翠的豪客已经销声匿迹,而今多是试探着逛逛的年轻人。小李也正好将自己雕的小物件摆着卖,没客人时就拿机器练练手艺,“现在两三百元的也卖,贵也就一两千元。来逛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多是买来玩玩做个装饰。”
 
       来自湖北的游客刘先生背着相机在深圳古玩城里逛,他说自己偏爱字画一类,入行不深,所以要多看。刘先生说:“现在的市场大部分就是赝品,我也就是来练练眼力。真的去博物馆看,假的也要来瞅瞅。”
 
深圳古玩城旺铺不旺 专家:市场两极分化赝品横流
古玩城冷清,临街旺铺频频贴告示转店。
 
       市场现象

       互联网等多重冲击“捡漏”不再
 
       与其他城市的古玩城出现同样的现象,老百姓曾经热衷于前去“淘宝”的深圳古玩城一类的实体店现在几乎无漏可捡。
 
       “深圳古玩城培养了改革开放后深圳**批有眼力的古玩收藏家、有实力的古玩商人。但是而今这段历史已经不存在了。”深圳收藏协会荣誉会长杨传耕表示,“这里多售卖的是低端玉器、假古董和比较便宜的铜钱铜板,真正的好东西寥寥无几。现在的古玩城早就过了‘捡漏’的阶段,更多意义上已经成为大众收藏品市场。”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除了与现在的大环境有关外,火爆了多年的“古玩”神秘面纱不再,而今这些民间收藏品市场终于沉寂是正常现象。
 
       除了古玩城,深圳市民经常去的传统文物淘宝地这两年来也不太景气。而位于东门曾经人流攒动的深圳博雅,作为深圳*家国营文物店,也早已物是人非,于2014年年底关门歇业,取而代之的是出租公寓、琴行等业态。
 
       互联网的沟通便利也给古玩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目前微信建群也是熟知藏家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如果自身经济实力和辨别文物能力足够强,收藏群体很容易找到圈子,比如微信建群,非常细分,比如定窑收藏爱好者就建一个定窑群。”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说。
 
       不过,他认为,文物收藏还是需要在实体店体验,虚拟社区不能完全取代实体店、展会和交易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