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涛先生的龙山徽品工作室位于中国珠宝的发源地——深圳市盐田区,毗邻东部华侨城、大梅沙等度假休闲景区,背靠马峦山,面朝大梅沙海边……整日穿梭于喧哗的都市楼宇,4月29日,记者初次拜访何涛先生,在这景色怡人的地方忍不住多做了几次深呼吸。旧时的木门变成了伏案工作的桌椅,工作台上的各类珠宝杂志摆放整齐……
![]() 工作室共有四层。地下一层是手工制作室,记者跟随参观,*先映入眼帘的是长约3米的*饰制作台,各类*饰制作工具一并俱全。工作室的伙伴们自己会从设计到成品制作,整个过程充满激情和玩味。在第三层,还有个小小的矿物博物馆,基本集齐了全世界各类宝石原矿样品。而工作室顶层呢,绿荫缭绕,葡萄架上结满了果实,据何涛先生介绍,他常和伙伴们在此聚会。
![]() ![]() 同质化严重是设计**的阻碍
国内珠宝业自改革开放尤其是**黄金政策放开以来,的确是取得了**的进展及相应的成果。然而,珠宝设计却是在近两年才受到人们的重视。恰逢行业形势低迷,谈起珠宝行业设计现状,何涛总结:“积累的好的设计师会好一些,刚刚起步的设计师十分艰难。”
尽管近两年人们渐渐开始注重“设计”,但珠宝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仍是如影随形。可能某企业头天发布了一组新品,第二天你就可以在市场上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几乎一模一样的珠宝产品了。同质化,对企业来说是发展捷径,却是设计的**阻碍、行业发展的桎梏。
为什么“模仿”会成为“潮流”?
在何涛看来,*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成本高,中小企业承担压力大。
“如果企业投入研发,按设计师每人每月8000-10000元的收入来算,成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压力很大。工厂出给展厅,展厅批发给终端,但是工厂却要为设计买单。”何涛举例说,“假如黄金饰品的工厂出货价为1元/克,精品价格为5元/克,以精品价格来算,一千克精品黄金卖出去才5000元,这里面不仅有设计师的工资,还有工人的工资、房租和水电费。就算一名设计师一个月能够设计出30种不同的款式,也不可能每一款都市场反响热烈。”
另外,产业过于集中、地域文化差异、珠宝行业的“爆款”心态等因素都影响着设计行业的发展。
设计师不能完全依赖深圳珠宝市场
据何涛介绍,北京、上海的设计师们更偏向于为客户定制**的珠宝*饰饰品。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北上广的消费群体也很愿意为个性定制的产品买单。他们把自己的性格、喜好等特征告诉设计师,设计师将会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来定制作品。
但是深圳还很年轻,深圳的主体消费人群来自*各地,年轻且流动性大,还有很多人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北京人喜欢玩出味道,上海人讲究小资情调,深圳人看中的是效率,效率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要简单化。深圳的珠宝选择性很大,定制就显得麻烦。”何涛说。
据了解,深圳目前有60%~70%的珠宝设计师在为企业做服务,何涛先生自己也曾于2014年担任周大福珠宝等多家产品顾问。
“那在您看来,设计师要如何面对现在的形势?您有什么建议?”记者问。
“**的独立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从创意到细化方案、统筹设计管理,以及整合生产资源等都要有相应的能力。另外还是要经常走出去和其他地区的设计师经常交流,互补有无,取长补短。另外每位独立设计师的资源和能力有差异,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找对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寻求突破。”何涛说。
![]() 附:《次第花开》系列作品设计图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