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能否为珠宝行业盘活存量,撬动闲置资源?

2016-03-27 08:08 作者:匿名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导读:国际珠宝网之每日新闻:珠宝人的微信朋友圈不断被“工匠精神”刷屏。其实,在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一个词同样值得珠宝人关注:分享经济。

 
“工匠精神”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分享经济,也称共享经济,是一种通过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而激发经济效益的经济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进而获得收入。
 
        目前,分享经济应用*典型也*成功的企业之一是Uber。通过分享经济,Uber虽然不拥有一辆车,却成了世界上**的出租车公司,解决了无数人的出行难题。
 
        那么,分享经济能否为珠宝行业所用,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极?答案是肯定的。
 
        在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文学名篇《项链》中,主人公玛蒂尔德要去参加宴会,需要佩戴一件珠宝*饰。贫穷的她没有选择去购买,而是向朋友去借——这应该是分享经济*早在珠宝行业应用的雏形。
 
        当然,分享经济与珠宝行业的结合不仅限于文学故事中,现实中已经有了鲜活的样本。2014年12月,致力于解决黄金流动性问题的互联网在线平台“黄金钱包”上线,用户可以将个人闲置黄金资源通过寄存方式在“黄金钱包”实现增值; 在珠宝方面,专注珠宝行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消费金融的网络借贷服务平台珠宝Bank于今年1月份成立。除了珠宝投资、租赁外,其开发的“珠宝随心换”业务也可看作是分享经济的创新实践。
 
        事实上,珠宝行业天然存在着发展分享经济的土壤,同时发展分享经济也是珠宝行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
 
        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黄金450.053吨,消费黄金985.9吨。在黄金产量*现负增长的同时,国内对黄金的需求有增无减,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作为世界黄金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也是世界黄金进口**大国,黄金供应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保障能力面临挑战。
 
        此外,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以及“藏金于民”政策的推动,中国民间的沉淀黄金近1万吨,其中大部分仍处于闲置状态。《2015中国黄金珠宝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人均持有黄金珠宝量只有0.1件,并且由于消费习惯和文化的原因,中国人在*饰佩戴中表现出鲜明的“非常态佩戴”甚至“不佩戴”的特征,通常只在朋友聚会等特殊场合才会选择佩戴*饰,“只买不戴”的比例接近5%。
 
        黄金的高闲置率与黄金的供需缺口形成鲜明对比。如何盘活闲置的黄金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黄金供应量不足的问题,是摆在黄金行业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无论是黄金钱包,还是珠宝Bank,其代表的分享经济,通过将闲置黄金重新投入社会生产或消费中,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新的价值。同时,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企业供应为主的黄金供应面,增加了个人端供给,提升了供给总量。对个人而言,从分享经济中取得了额外收益,促进了个人的收入增长。
 
        事实上,分享经济在珠宝行业的具体应用,不仅仅表现在对个人闲置资源的盘活,还存在更多在企业层面渗透或演变的可能。当前,珠宝零售企业正面临一种尴尬:一方面,高端珠宝供给能力不足,大批“有钱人”选择去海外购买珠宝;另一方面,大量中低端珠宝卖不出去,库存高企。对于黄金珠宝这类高价值产品,加之国人非常态化的佩戴习惯,在当前特殊时期,如果能采取租借、分期付款等富有分享精神的销售模式,来解决零售企业高库存的问题,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案。事实上,据媒体报道,在湖北襄阳等地,已经有一些金店在先行先试,给“新人”提供婚庆套装租赁等相关服务。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虽然关于“黄金珠宝*饰租赁业务”的探索,未必一路坦途,但是却在提醒我们:客户的需求一直在变,供给方不进则退。对于深处过剩危机中的企业来说,要推进珠宝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需要在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方面下功夫,更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开辟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
 
        当然,分享经济对于珠宝行业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商业领域。无论是坚硬的金属,还是冰冷的石头,本质都属于一种矿产资源,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都将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盘活存量也是在扩大增量。或许,这才是分享经济真正的价值所在。
  (本文来自综合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 热点图片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