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珠宝网之每日新闻:12月17日讯,昨天,省质监局分别发布翡翠*饰和碧玺产品质量抽查报告。其中,翡翠*饰整体合格率65%,碧玺整体合格率81.3%。20家企业因产品抽查不合格被点名曝光。 旅游景点翡翠合格率仅为17.7%
省质监局相关人士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翡翠等珠宝*饰逐步成为销售业新宠。目前,翡翠每年以20%—30%的销量递增。保守估计,未来几年,中国每年至少拥有200亿元左右的翡翠市场份额。
目前,翡翠原石主要产地为缅甸地区。我省扬州、苏州、南京等地都有一定数量的加工企业,翡翠*饰中的美人镯就以江苏地区加工为佳。由于我省翡翠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没有*意识,部分加工作坊成为以次充好的温床。
此次共抽查翡翠*饰40批次。其中,抽查零售店商品18批次,合格率为**;抽查旅游景点商品17批次,合格率仅为17.7%;抽查网络购物商品5批次,均合格。
翡翠以次充好有三大伎俩
质检专家介绍,翡翠*饰抽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漂白、充填、染色的翡翠冒充天然翡翠;染色石英岩冒充翡翠;其他物质冒充翡翠。
其中,用染绿色石英岩冒充翡翠,目前较多地出现在玉市和地摊,被称为“马来玉”。现在,石英岩会被染成各种颜色,如紫色、褐红色、黄色、浅绿色、灰绿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