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矿藏将钻石拉下神坛?(2)

2016-09-11 21:02 作者:资讯社区服务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
  质疑:
 
  钻石产量并不少 身价高是营销好?
 
  “‘超级钻石矿’这个‘标题’总是特别吸引人的眼球”。梁伟章慨叹。钻石在人们心目中是高贵和永恒的象征,但它的这种属性是同它的“稀有”息息相关的。或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直隐隐地相信这样的大新闻早晚会发生:“超级钻石矿”横空出世,尊贵的钻石一夜之间被拉下神坛,变得如同石头一样廉价。
 
  “钻石的**元素就是碳,是这个世界上*不缺的元素。钻石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精明商人营销的产物。”这个观点流传甚广。
 
  “营销说”*初的论证者,可以追溯到一篇发表于1982年美国《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的文章《你有试过卖出钻石吗?》(《Have you ever tried to sell diamond》)。文章指出,100多年前,钻石仅能在少数几条印度河流和巴西丛林中找到,每年宝石级的钻石产量也就几公斤。然而,1870年南非Orange河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产量以吨计。一夜之间,市场上充斥了钻石。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钻石矿的主要投资人合并了他们的资产,组建了一个单独的实体,以控制钻石产量,继续维持公众对钻石稀缺的印象。这个实体就是1888年成立于南非的戴比尔斯(De Beers)。它通过在各国设立贸易公司的方式,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交易。这篇文章也提到了西伯利亚发现的米尔矿。因为前苏联人对这个矿拼命开采,使得戴比尔斯及其盟友不再能控制钻石供应,而*终,戴比尔斯当时的当家人也给苏联抛出了橄榄枝,全部接盘前苏联的钻石,实现了对世界钻石供应的控制。
 
  “钻石矿不算稀缺,尤其是‘大白熊’进来以后,如果‘戴比尔斯们’不控制供应端,市场上钻石价格还不如石头。”改革开放后*早一批的钻石贸易商华伦(Warren)先生也说。反驳: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