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揽胜》《四海腾欢》 这是四件翡翠国宝的名字  它们是来自同一块翡翠原石的“亲兄弟” 也是出自新中国玉雕史上 *一项国家工程的“新国宝” 五一假期*后* 带你认识翡翠“四大国宝” 玉雕届的“天花板” 四件国宝出自国家工程 中国人爱玉自古有之 我国玉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 产玉的国家很多 但为何中国的玉器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 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玉雕 一件玉器,从原石到*后的成品 精妙的玉雕技艺能够赋予玉器以生命 2006年玉雕技艺入选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今天这四件翡翠国宝 就代表了我国玉雕技艺的“天花板”水平 因为它们出自新中国玉雕史上 *一项国家工程 一亮相,就收到了国家的嘉奖: 国家认证历史空前 看玉雕大师如何让国宝“各美其美” 四件国宝的原料是四块形状各异的翡翠原石 后经考证这些翡翠原为一整块巨料 原料块大、绿多、地子灵、水头足 *小的一块重约77公斤 *大的一块368公斤 玉雕的创作受材料的影响非常大 如何利用原料特点“取长补短” 考验着创作者的水平 1982年,国务院批准将其制作为“新国宝” 40多位技艺精湛的玉雕大师联合创作 从题材选定、设计到完成历时8年之久 来看玉雕大师如何让它们“各美其美” 1 一座玉山子:《岱岳奇观》 将泰山微缩另设一轮红日点睛 原料净重368公斤,呈三棱锥形 是四块原料中*大的一块 设计者因材施艺将其设计为泰山 以中天门为背景 突出了十八盘、天街和玉皇顶等名胜奇景 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手法 刻画出层层叠叠的树木、小桥 山子背面边缘有一块红棕色翡 艺术家们用俏色技法塑造出一轮红日 于山巅之间冉冉升起是为点睛之笔 2 一件器皿:《含香聚瑞》 将高难度套料工艺发挥到* 花薰是一种置放鲜花或香料 起到净化室内空气作用的器具 这件球形花薰采用高难度的套料工艺 即花薰的盖由主身中掏出 盖中的料则掏出来做了底足 中部掏空从而增加了原料绿翠的面积 底足以深浅浮雕的技法饰以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图案 双耳、盖钮则以圆雕技法雕刻了九龙 盖上通体镂雕唐代传统的蕃草纹样 “*美香薰”名副其实! 3 一个花篮:《群芳揽胜》 “小料大作”成就史上翡翠雕刻中*精美的花篮 原料重87.6公斤,体积较小 也是四块料中质地和色泽较差的一块 为克服原料天然的缺点 工匠使用了掏膛技法 将整块翡翠掏成中空的花篮 把取出的玉料雕琢成牡丹、菊花等花卉 花朵、枝叶自由穿插,错落有致 突出了翡翠色泽、质地好的部分 采用传统套环技法琢出提梁 两侧活动链子将作品增高近一倍 弥补了原料体积较小的缺憾 可谓“小料大作” 这件国宝也成了中国玉器史上 *大的花卉作品 4 一扇屏风——《四海腾欢》 “一剖为四”尽显材质之美 翡翠原料方正规矩、质地光润透亮 为了凸显材质之美设计者将原料剖为4片 再将其严丝合缝地拼合为 高74厘米、宽146厘米、厚1.8厘米 画面面积达2738平方厘米的大插屏 9条翠绿色巨龙 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 表现出“龙腾盛世、四海腾欢”的盛大主题 北京中轴线上竟藏有 这样一座宝藏博物馆? 西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东邻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北有中国科技馆 南有“鸟巢”体育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一落成便成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新地标 2022年2月5日正式开馆至今 它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 被打上“美术生必逛博物馆” “审美界天花板”的标签 不仅有翡翠“四大国宝” 陶瓷、刺绣等各类工艺美术作品应有尽有 五一出游 这座宝藏博物馆千万别错过! 中国工美馆中国非遗馆正在参加 北京博物馆活动月 *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 自5月1日持续到6月2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