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下班高峰期的李朗珠宝城内,穿着各色工服的年轻男女,成群结队往家走,身后的投影在路灯照耀下,忽长忽短,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空间交纵感。 一栋八层高的厂房内,1992年出生的覃佳容揉了揉眼睛,当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她从4000多颗碎钻中挑选出了8颗,用来搭配公司即将上市的新款珠宝饰品。6年前,她从一家手机电子元件厂辞职,来到“后花园”,在一家专门生产珠宝的企业内从事“配石”这个精细又复杂的工作,“盯久了眼睛会很痛,可是每个月四五千的收入也算是对辛苦工作的圆满‘总结。
覃佳容所说的“后花园”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李朗社区。统计显示,这个厂房及配套设施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的地方,目前聚集了约2100家注册珠宝企业,其中自有*2200多个,年制造加工总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达到11万人。这个被覃佳容及其工友们统称的“后花园”,是深圳珠宝产业转移的笼统概括。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几家“以加工为主”的珠宝企业落户在罗湖水贝。经过近十年的行业磨合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的水贝珠宝市场吸引了八卦岭、梅林、沙头角等片区珠宝企业的入驻。“那时候基本上都是买国外的版式,从港资工厂下订单,然后把珍珠镶进去,批发成品。没有自主研发的产品,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货期。”深圳市丰沛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帆介绍说。
“婚姻七年之痒,企业十年震荡。”珠宝产业经历了辉煌的发展之后,城市人口的增加与企业自身的扩大,加剧了企业外迁的势头。对于大部分生产环节靠传统手工艺的珠宝产业来说,地域的转移是企业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原特区外目前的城市建设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用工的质量。“易懂难精,珠宝生产属于纯手工工艺,一件珠宝饰品*少包含着十一道工序,很多是肉眼无法辨别的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沉静学习。”有着二十多年生产经验的生产总监邝健荣表示了对现阶段珠宝行业后备力量的担忧。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珠宝*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珠宝行业又迎来了春天。特别是时尚、贴近生活的珠宝饰品,更会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深圳市龙之珍珠董事长、市珍珠行业协会副会长蔡文江介绍说。
据统计,目前拥有珠宝*饰制造企业近2300家,年总产值800多亿元,占*珠宝市场份额70%以上的深圳珠宝产业,珠宝*饰生产加工的规模、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均*国内同行。深圳珠宝产业基地内有60%以上的企业在技术先进性与专利方面达到国内*,有30%以上的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有20%的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