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人才结构性短缺

1970-01-01 08:00 作者:kf2 文章来源: 点击:
   需求大于供给,其结果必然是IT人的身价不断升值。一组调查数据表明,2006年IT行业的个人年平均薪酬不足5万元,而到了2009年就已经成倍增长,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就业高薪神话。
 
  在企业的推动下,高校IT专业毕业生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互联网公司对应届生薪酬一直秘而不宣,但IT行业的应届生起薪高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校园里不断传出毕业生进入某企业后起薪高达每月万元的就业神话,IT专业学生成为大家艳羡的对象。在互联网一线公司,如百度、人人网,从事研发工作的本科生年薪10万元是起步价,硕士达到15万元。而那些开价相对较低的传统硬件厂商,应届毕业生的起薪也在年薪8万元左右。
  
  而近日**发布的招聘指数报告显示,2012年毕业生平均起薪本科仅为每月3059元,硕士也只有4699元。事实上,不仅在薪资上高一等,在招聘数量上,IT行业也遥遥*。据悉,相比其他行业单家企业每年10到20个人的校园招聘量,互联网企业以每年动辄招聘上千人的规模,独占大学生就业市场鳌头。
 
  企业在校园的招聘大战也是如火如荼。教育部要求,企业校园招聘活动在每年11月20日之后才能开展,但实际情况是,每年9月一开学,各IT企业就已经纷纷进校宣传。除了校友回校外,企业高管主持宣讲会是较常采用的形式,百度CEO李彦宏就亲自到高校宣讲百度人才理念。
 
  据公开资料显示,腾讯、阿里巴巴2011年分别在*20余所学校进行了校园宣讲。宣讲之外,企业也在发放offer的时间节点、打师兄师姐感情牌方面下足了功夫。此外,各企业纷纷把目标对准了中国**的大学。
 
  人才缺口暴露结构性短缺
 
  尽管互联网大佬们不惜重金揽才,但有数据显示,IT行业每年还有近百万的人才缺口。据百伯数据研究中心预计,*云计算人才缺口将达百万,2012年与云计算相关的职位增长将超过150%。此外,在移动通信领域,“终端为王”几乎成了一种共识,与之相关的手机终端人才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愈加让这个行业显得人才匮乏。”百伯网CEO李珍文说。
 
  IT行业流动性的增强,也体现出该行业需求的放大。今年年初前程无忧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从行业来看,互联网、计算机软件人才需求“爆棚”,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33.2%和24.5%,与计算机硬件行业人才需求减少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前程无忧*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向记者介绍,移动互联网已成新一轮投资热点。“这个新领域九成以上都是小公司,技术和营销人员无法满足企业用人之需。”由于小公司众多,在企业稳定性不强的前提下,薪酬诱惑成为各家公司吸引人才的杀手锏,因此,IT行业也成为跳槽频率**的行业。
 
  IT行业这些新技术和业务模式给出的职位虽然诱人,入行的门槛却不低,很多用人单位开出的基本“硬件”条件是:科班出身,至少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对于那些刚出校门的学生而言,新技术并没有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就业容量。云计算的供应商Hostway公司副总裁艾伦·贺罗巴夫就曾对此做过表述。他认为,“新技术”不仅无法给*为广大的高技术人才带来就业岗位,还更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事实上,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IT行业和高校的顽疾。麦可思《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阶段,毕业生就业状况已经亮起了红灯。
 
  除了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在于“IT行业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而国内传统的教育模式却无法跟上这个速度”。为了就业,不少学生在毕业后不得不去校外参加技能培训。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当学生意识到“实际操作经验缺乏”时,通常面临着就业,再参加培训就等于延迟了毕业。业内人士认为,与许多传统行业比,IT行业对从业者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在学校教育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时候,学生自身应对行业高度敏感,明晰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断学习新技术,务必要了解前沿,并想方设法站在前沿。
国际珠宝网
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珠宝网无关。国际珠宝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国际珠宝网工作人员删除。

国际珠宝网客服:0755-25911511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网络110报警服务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1513号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授予《可信网站示范单位》
消息
官方客服
反馈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