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加大,以及各地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一些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也纷纷降低就业标准,到区县、乡镇甚至村等基层工作,这是一种好的倾向,不仅有利于改善干部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能够增加年轻干部的基层工作经历,提升实践本领,非常值得肯定。
不过,当前也有一种不好现象正在蔓延,那就是人才“高消费”。一些地方或单位为了表现人才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不管空缺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就盲目的引进一些高学历人才。比如,笔者就曾听说,某区一党委部门,就引进了四名清华的博士、硕士从事文稿起草工作,而这些人都是学的电子、化工等专业。
这样的人才能否胜任工作?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人才发挥作用**化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典型的人才“高消费”。人才工作的核心是以用为本,用人之道就是用人之长,只有将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杜绝人才浪费、高消费,不辜负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培养。
对于人才“高消费”现象,必须对其说不。为此,各地各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引进*适合的人才为工作根本出发点,切忌求数量大、求学历高;要按照结构合理的要求,加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人才的引进,以满足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要加强人才动态管理,对不合适、不胜任的人才,及时调整岗位。
|